楼主: 澜天

[小说诵读] 【老树新芽 · 读书】晚清政客和民国军头(盖楼连载14层)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97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2 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诺北 发表于 2025-4-2 14:48
这种文字就需要这样平静的阅读,太富有情感反而适得其反

你这么评价
那后面我读的
就比较安心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1066) 鸡蛋(1)
发表于 2025-4-2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澜天 发表于 2025-4-1 19:11
段祺瑞【张鸣重说晚清民国】                    &nbs ...

段祺瑞还有一个绰号段合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97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在 发表于 2025-4-2 23:34
段祺瑞还有一个绰号段合肥。

段祺瑞虽然出生于安徽六安
但家族自祖父起定居合肥
中国传统常以籍贯代称名人
故而和李鸿章一样
都被称为段合肥 李合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97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4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士珍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

                    乱局下的赌徒们:晚清的政客和民国的军头

                                                        作者:张鸣    朗读:澜天

                                      维持会长北洋龙

                                      ----王士珍

谁都不得罪,老是抹不开面子的王士珍,就这样无灾无害地过了一辈子。每次出来过渡维持,官儿都不小,但什么事都没干过。好事没有,坏事也找不到他。

袁世凯麾下有三员大将,人称北洋三杰,龙、虎、狗——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比较起来,段祺瑞和冯国璋在历史上露脸的机会多,名声大。而号称北洋之龙的王士珍,相形见绌,登台倒也常登台,但绝少唱主角。每每到了过渡时期,就被拉出来,顶个角色,然后就谢幕了,好像一个维持会长。

但是,至少在三杰这个名头问世的时候,王士珍的名头挺响的。此人办事稳重,富有条理,为人谨慎,待人诚恳,求起来方便,救人急难,颇有人缘。无论在什么时候,办什么事情,只要人选提的是他,基本上不会有人反对。所以,在三杰之中,一直到清末,王士珍的地位最高。辛亥武昌起义之后,袁世凯东山再起,重组内阁,陆军大臣,没用段祺瑞,也没有用冯国璋,用的是王士珍。

跟冯国璋一样,王士珍政 治上相当的保守,对清朝感情颇深。陆军大臣的椅子还没坐热,南北议和,清帝退位。王士珍立马辞职,回老家正定吃大馒头去了。这期间,只要有人去劝驾,他都穿着清朝的朝服接见,让来人先参拜清帝赐给的福字,然后再说话。所以,一直到1914年春,他都在老家待着。然而这一年,正做着陆军总长、帮老袁度过转型时光的段祺瑞,不再被看重,老袁要自己亲掌军权了,这时候想起王士珍了,派自己的长子袁克定亲赴正定,劝王士珍出山。袁克定说,如果王士珍不跟他去北京,他就不走了。

为人浑和的人,总是抹不开情面,况且,袁世凯怎么说也是他的老主公,待他不薄。于是,王士珍只好出山,做了袁世凯大元帅统帅处的办事员。这个办事员,比当年的各部总长级别还高,但是充其量也就是袁世凯的军事幕僚。最妙的是,陆军总长段祺瑞也是一个办事员。做了这个办事员,陆军的掌军大权,也就被收了。

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做了总统,王士珍的老把弟段祺瑞做总理,两人闹起了府院之争,争到不可开交,黎元洪一激动,把段祺瑞的总理给解职了。这一下,可捅了马蜂窝。北洋系的将领立马炸窝,对我们老大如此不客气,就是羞辱我们。大家纷纷表示抗议,不仅要独立,而且声称要进军北京。黎元洪慌了手脚,马上表示,我不是对北洋系来的,下一任的总理,一定找北洋的人来干。先找徐世昌,徐世昌不肯,再找王士珍,死活堵在门上就不肯走了。但是这回王士珍也没答应,因为答应了黎元洪,就等于得罪了老把弟。没办法,实在抹不开情面的王士珍,推荐了李经羲,李鸿章的侄子。这个纨绔子,觉得北洋系就是从淮系演变的,他当然可以镇得住,居然答应了。

再后来,冯国璋做代理总统,跟段祺瑞也弄得不可开交,段辞职之后,冯国璋死拉王士珍接班,王士珍居然答应了。因为一来段是自己辞职的,二来冯国璋是北洋自己人,还是他的老把兄。在整个北洋政权的历史上,这样的事儿王士珍干了很多很多次。但有空缺,需要填补之时,人们就会想起王士珍。王士珍一般都给面子,送往迎来,成不了事儿,也败不了事儿。

唯一一件他真乐意干的事儿,是张勋复辟。张勋进京复辟,这事儿王士珍其实知道,事先的策划倒是没有他,但是到了复辟时刻,他王士珍却很激动,跟着张勋进宫,很主动地跑上跑下。而且私下电告他的门生,一向听他话的第七师师长张敬尧,带了一个旅前来参加复辟。由于来得匆忙,上朝的时候,连里面的军裤、脚上的靴子都没换下来。复辟之后,论功行赏,王士珍变成了六个议政大臣之一,排在张勋之后。可惜,复辟第三天,王士珍的老把弟就在马厂誓师,宣布讨逆。见讨逆军势大,王士珍又见风使舵,让张敬尧赶紧走人,随后,他也溜边了。最后清算,段祺瑞说,王士珍是被裹挟的,无罪。

谁都不得罪,老是抹不开面子的王士珍,就这样无灾无害地过了一辈子。每次出来过渡维持,官儿都不小,但什么事都没干过。好事没有,坏事也找不到他。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鲜花鸡蛋

我也在  在2025-4-4 23:1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签到天数: 60 天

[LV.6]常住居民II

鲜花(508) 鸡蛋(0)
发表于 2025-4-4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澜天晚上好!

听了您的这篇诵读
确实感到轻松
声音悦耳,故事精彩
喜欢听您选的这本书
感谢澜天!

说起正定的大馒头,
不知您吃过没有
那个头就比一般的大碗还要大
特别有麦香味。
正定、保定等河北那一带
家中有大事情吃席
都要蒸大馒头,
用几根筷子在馒头上面点上红点图案
看着就有食欲。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1066) 鸡蛋(1)
发表于 2025-4-4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扒拉下更新。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97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月梅 发表于 2025-4-4 22:17
澜天晚上好!

听了您的这篇诵读

抖音里看过
很大的那种
还有各种动物
和花卉的图案的
也记不得是哪里的了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97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来得多了
去年是假期以后
就没了音讯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97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徐树铮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

                    乱局下的赌徒们:晚清的政客和民国的军头

                                                        作者:张鸣    朗读:澜天

                      小聪明坏大事

                      ----徐树铮1

在民国波谲云诡的风云中,其实谁也不比谁傻。老是显摆自己那点聪明,不能容人,处处挤对人,显得自己高明,到处用那点权术权谋。实际上,这样的做派,是真正的愚蠢。

段祺瑞的圈子,人称皖系。皖系里的人,不见得净是皖人,段祺瑞手下最受信任的徐树铮就是江苏萧县人。徐树铮在民国,人称小徐,以区别于徐世昌的老徐。小徐是个秀才,很早就跟上老段(指段棋瑞,另外一个段芝贵被称为小段)做记室。那个时代,秀才属于文人,文人大抵耻于跟大头兵为伍,不得已进了军营,也是为口饭吃,断不会跟大头兵混在一起。但是,小徐却喜欢跟士兵一起出操扛枪打靶。这让老段很是稀奇,找过来一谈,深得其心。老段做了统制,就想办法把小徐送到日本士官学校。于是,文人小徐摇身一变,成了徐将军。

从老照片上看,小徐一脸聪明相,只是有点滑头滑脑的。懂麻衣相法的人,也许会说,此人薄命,有横死相。但是,小徐的确是个聪明人,文章写得漂亮,经常跟林纾、柯劭等一班儿文士往还,品位见识都不错。北洋系里另一个聪明人陈文运说,小徐是他仅见的可以五官并用之人,像《三国演义》里的凤雏庞统一般,可以一边批公文,一边跟他说话。京城里的电话号码,他都背下来了,打谁的电话,根本不用查,一拨即是。

小徐不仅聪明,而且能干、肯干。段祺瑞长期主掌陆军部,小徐为次长,但部务基本上是小徐在管,事无巨细,都是小徐说了算。老段经常不去办公室,门口的卫兵,都不认识他。但是老段的可爱之处,是肯担责任,不诿过于下属。就是小徐把事儿干砸了,老段也认账,一股脑儿,把责任都揽下。那个时代,自比诸葛亮的人很多,小徐也是一个,人称小扇子,爱用《三国演义》上的那点权谋机诈。不过,他是老段的诸葛亮,只为老段效力。在忠诚方面,的确跟诸葛亮有得一比。袁世凯在世的时候,就死活看不上这个小扇子,甚至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之情。但这一点都不损害老段对小徐的信任。老段对儿子,都没对小徐那样放心和关心。大事小事,能告诉徐树铮,却未必告诉儿子段宏业。

小徐聪明,天分高,但问题是他从不知道掩饰,绝不肯藏拙,还动不动就恃才傲物,用自己的聪明嘲笑他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比较爱显摆自己那点能耐。扬才露己,是所有才子的病疾,小徐也不能免俗。只是,小徐的才气过大,聪明过甚,显摆多了,未免让人受不了。在政坛上,即使面对大人物,他也照样语含讥讽,连嗤带打。弄得好些人不敢见他,见他就如芒刺在背,黎元洪就是一个。在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和段祺瑞搭档之初,黎元洪对段祺瑞的要求就是,不能用徐树铮做国务院秘书长,但是,段祺瑞却非用不可。每次小徐拿了公文到总统府盖章,黎元洪稍微问一句,小徐就不耐烦,一句话就给堵回去,一点好脸色都不肯给。府院之争如此快就陷入恶化,小徐要负很大的责任。

小徐不仅令圈子以外的人难堪,对盟友也不客气。梁启超和他的研究系,一直都是段祺瑞的盟友,在讨伐张勋复辟之时,梁启超还帮了大忙。之后改组国会,也都是研究系在设计张罗。但是到了真正选举的时候,徐树铮却策动各省督军,把研究系的人统统玩掉,哪怕硬性舞弊,把票箱里的票全部换掉,也要卡住研究系的人不让当选。结果,把这些笔杆子都赶到了敌对势力一边,"五四运动"时上街的人们,臭的就是当家的皖系。经过"五四运动",当家的皖系就被臭成了媚日的卖国贼。

对自己一个圈子里的人包括段系的骨干,小徐也不肯让着哪怕半分。当年有公认的段系四大金刚——靳云鹏、徐树铮、曲同丰和傅良佐。曲和傅,都是带兵人,听喝(听人喝令)的,进入不了决策层,只有靳云鹏和小徐有得一拼。靳云鹏是小站第一拨的士兵,虽说是段祺瑞的下属,但属于小站旧人。跟段祺瑞,是亦师亦友的关系。

按北洋的辈分,比小徐要高。他在清末已经做到第十九镇的总参议,在段祺瑞的圈子里,地位一直是最高的一位。而且,靳云鹏的本事也不小,在段祺瑞放弃总理不做,退而身居边防军督办,用靳云鹏做内阁总理的时候,他这个总理,居然有本事把山东督军张树元给撤了。这样的事儿,连袁世凯都办不到。

(待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中文注册

x

点评

更正:黎元洪三次误读为黎洪元。致歉!  发表于 2025-4-6 16:42

鲜花鸡蛋

我也在  在2025-4-6 23:46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97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5-4-6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鸣重说晚清民国

                    乱局下的赌徒们:晚清的政客和民国的军头

                                                      作者:张鸣     朗读:;澜天

                    小聪明坏大事

                    ----徐树铮2

    虽说玩了点阴谋,不仅把张树元上面的奥援离间了,而且策动了他下面的军人拆他的台,但毕竟做到了以中央政府的名义,撤换一省的督军。在段祺瑞练参战军(后来改为边防军)的时候,经常拿靳云鹏的榜样来激励士兵,说是当年在小站的时候,靳云鹏就是他麾下的一个小兵,现在已经做到政府总理了。

然而,这样一位能干的自己人,也要受徐树铮的挤对。编练参战军,是段祺瑞培植嫡系武力的关键一招。参战军全部用日本的武器装备武装,教练也来自日本,连拉炮车的战马都从日本进口。靳云鹏是在小站时代就做过教练官的人,所以主持练兵很有一套。参战军最初的编练,就是他来负责,也很有起色。但是,这事儿徐树铮一掺和,就开始变了。徐树铮是喝过洋墨水的,对靳云鹏这种土包子,压根就没放在眼里。段祺瑞重视参战军的编练,让两员大将都负责此事,结果,徐树铮明里暗里挤对靳云鹏,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小站的现成经验被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全套的日式训练。所有的军官,用的都是军官学校的毕业生。高级军官,还是士官生,有经验的老兵,都被弃用了。

更要命的是,在徐树铮和靳云鹏之间,段祺瑞并不中立,越来越倾向于前者。毕竟,虽然靳云鹏跟他关系更早,但对于小徐的才华和能力以及对他的忠诚,老段更放心些。最后,编练参战军或者边防军,就变成了小徐一个人的事儿,靳云鹏彻底被排挤了。直到直皖开战,边防军已经练成三个师四个旅。不仅武器装备优于各军,而且军官漂亮,士兵整齐。但是,小徐毕竟从士官学校毕业之后,就没有从基层做起。没有实际做过统兵官,也没带过兵。编练军队,花架子比较多,实用性差。而且,整支部队都是没有经过战阵的兵。故而直皖开战,一上阵,就露怯了,根本不是经过扎实训练的吴佩孚部队的对手,败得稀里哗啦。而被排挤的靳云鹏,后来居然离开了皖系,投奔了皖系的对头。

除此而外,小徐还干了一件得罪奉系张作霖的事儿。原本张作霖被小徐用钱进口的枪械收买了,变成了皖系的盟友。在对南方的作战中,奉系还出了兵,给小徐挂了一个副总司令的头衔。但是,小徐居然用这个名义,不经过张作霖,擅自调遣奉系进关的军队,这就犯了大忌。最终,把这个盟友也推到直系一边。最后直皖交恶,奉系也在背后插了皖系一刀。

不仅如此,小徐在直皖关系越来越紧张之时,还干了一件让所有北洋人都皱眉头的事儿。段祺瑞有个老对头,是当年小站时期的同事陆建章。此人跟冯玉祥是至亲,在段祺瑞武力统一的进程中,总是暗中捣乱。小徐在挂名奉军副总司令的时候,设计将陆建章骗到了北京,背后一枪结果了他的性命,然后宣布罪状,由政府公布。陆建章是北洋旧人、陆军上将,用代理总统冯国璋的话来说,就是有一万条罪状,也不能由一个北洋后辈,用这种方式枪毙。坏了规矩的小徐,由此引起了各方的强烈反感。问题是,就是这样引发一系列反弹的行为,老段依然为他背书。这事儿,直接导致了皖系的不得人心,对后来的失败,有间接的影响。当然,也由此种下了导致徐树铮横死的种子。后来冯玉祥得势,侦知徐树铮前来北京与段祺瑞会面,半道就给截下,以陆建章儿子陆承武的名义,依样画葫芦,一枪干掉。时年徐树铮45岁。

当年的小徐,的确聪明过人,才华也过人。但是,这样的聪明,只是小聪明。在民国波谲云诡的风云中,其实谁也不比谁傻。老是显摆自己那点聪明,不能容人,处处挤对人,显得自己高明,到处用那点权术权谋。实际上,这样的做法,是真正的愚蠢。老段的事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败在小徐的聪明上了。

尽管如此,小徐的死,还是让老段如丧考妣,哭得稀里哗啦。老段还真是痴情。

  

 

鲜花鸡蛋

我也在  在2025-4-6 22:44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4-8 11:36 , Processed in 0.067015 second(s), 15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