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5|回复: 1

[闲情余味] 商道官道人道成就秘诀大全(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42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6-11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逸轩 于 2012-6-11 19:31 编辑

目录

《人道》 第三部分
 
        我与自己是“做事=做人”的更隐蔽的一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因为,你与人的交往其实反映的是你与自己心中的另一个你交往的过程,你自身的高下决定了你与其他人交往时的层次。
 
 
01、我与自已(1)
02、我与自已(2)
03、我与自已(3)
04、我与自已(4)
05、我与自已(5)
06、我与自已(6)
07、我与自已(7)
08、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1)
09、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2)
10、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3)
11、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4)
12、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5)
01、 我与自已(1)

我与自己是“做事=做人”的更隐蔽的一面,也是更重要的一面,因为,你与人的交往其实反映的是你与自己心中的另一个你交往的过程,你自身的高下决定了你与其他人交往时的层次。你的认识、学识、思考等是什么层次,你也就会在与人交往时做出什么层次的事情,达到什么层次的要求。只有勇于正视自己的人,只有了解自己的人,才能在事情中真正地不被击败。

曾曰:有这样一个故事,是有关苏轼的。苏轼是个天才了,诗词歌赋等写得都非常好。三教九流,什么人他都有交往。自从因为反对改革被贬后,苏轼的性情越发地从容,对佛、道、释等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这方面的朋友也就越来越多。其中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叫佛印。两人在一起,便免不了互相斗智斗机。这个故事就是他和佛印又一次斗机的故事。

?佛印斗机苏轼

有一天,苏轼又和他的老朋友佛印在一起,两人一起参禅。看着佛印参禅的样子,苏轼不禁笑出声来。

佛印问道:“学士因何而笑?”

苏轼不答反问:“大师,你看我坐禅的时候像什么?”

佛印不假思索地说:“学士像一尊佛。”

佛印接着反问道:“那学士看老僧坐禅像什么?”

苏轼脱口而出地说:“大师你像一堆牛屎。”

原来,佛印生得矮矮胖胖,碰巧那天又穿了一件黑色的僧袍。盘腿坐在那里,黑乎乎的一大堆,不像一堆牛屎又像什么?

佛印禅师听了,不怒反笑,默然不语,然后怡然自得地闭目养神。

这一次斗机占得上风,苏轼高兴异常。回到家中,不禁对他的妹妹苏小妹说:“妹妹呀,从前与佛印那老和尚斗禅机,总是斗不过他,今天不知道是老和尚倒霉还是我苏东坡走运啊,总算斗得他哑口无言。”接着便把自己与佛印斗禅的经过,绘声绘色地讲了一番。

苏小妹听后,不禁大笑:“我的老哥啊,你今天可是输到家了,最惨的是,你自己还以为大获全胜啊!可悲。”

苏轼不禁跳起来:“你这是怎么说话的?”

苏小妹问道:“那你说,是佛高尚呢,还是牛屎粗俗?”

苏轼说:“自然是佛高尚,牛屎粗俗。”

苏小妹说:“这就是了。佛印禅师见处即是佛,而老哥你啊,却见处即是牛屎。请问,到底是谁高谁低啊。”

苏轼一听,不禁吹胡子瞪眼。

苏小妹接着说:“佛印禅师心中装的是佛,所以,他看人人都是佛。可老哥你啊,开口牛屎,那你的心中装的是什么呢?可见佛老的境界比你高啊。”

曾曰:这个故事,无疑有一些演义的成分。但是,它都说出了一个道理。你所见的其实是你自己内心的反映。君子所见无不善,小人所见无不恶。并不是说君子不会面对恶,小人不会遇上善,而是因为即使面对恶,君子也用君子之心待之,而小人呢,即使遇上善,他也会以小人之心待之。上天不会为君子另生君子,也不会为小人另生小人。只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时间久了,自然君子处多君子,小人处惟小人。

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如果你心中是君子,自然看得人人是君子,于是看得人人都为别人的利益着想,从而与别人形成一种共赢的关系。而如果心中是小人,则所见无不是小人,总存着一种防备之心,总想着争斗,从而只能形成一种争斗的局面。

与他人交往,其实就是与你自己心中的自己交往。要使这种交往愉快顺畅,完全有必要让自己见处即佛,也就是要努力地修养自己。

一个人是有两个自己的:一个是现实中的你。追求生命的快乐,喜欢享乐,爱好安逸,总是想安安稳稳、舒舒服服地过日子,最好是能不劳而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当渴望自由自在的时候,没有人管,有广阔的天空;当有麻烦的时候,有人出面为自己解决,自己不必经历缠人的事情,潇潇洒洒,干干净净,落得个光风霁月的好襟怀,过着个担风袖月的神仙生活。另一个你是心中的你。想着自己要做一番事业,要达到一点成就,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不枉生了个男儿身。这在我们古人身上就表现得更加明显。所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要能这样,就要求自己时刻地修养自己,自己时刻地警醒自己,不能为安逸享乐所侵蚀,不能屈服于自己的各种欲望,要高尚起来,要超脱于凡人之上。


02、我与自已(2)

你会发现,自己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一种现实中的你与心中的你相互争斗的过程中度过的,你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人的斗争中,没有人可以给你施以援手。你只能靠自己的心智,来从各种各样的楷模中吸取力量。

一种情况是,现实的你战胜了心中的你,于是你更加地追求自己个人的目标,不能从大处着眼、着手,堕入了“小人”的境地;另一种情况是,心中的你战胜了现实的你,你从古圣先贤的楷模中得到了鼓励,你超脱了自己本身的局限,进入一个心中清明的境界,成为“君子”。

君子慎其独也

头顶三尺有神灵,与自己交,无人监督,全靠自己的毅力和决心,贵在不欺心。一个人如果可以欺自己的心,则欺人亦不远矣。故曰:君子慎其独也。

当其独也,正见得修养的工夫,亦见得坚忍的性情。当此之时,有“困”,有顿,有无奈,更有寂寞和无聊,过得了“独”关,则与人交,随心所欲,不逾矩矣。

除了要注意自己独自一人的时候,更要注意另外的一种“独”,那就是太自我,以自己为中心。人是社会的动物,现在更是一个竞合的时代,想一个人包打天下是很难的,因此,在做事情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只想着自己,要充分考虑到合作的人,大家像一个团队一样行动,这样才会有好的结果。像足球、排球等运动都揭示了这样的道理。而像一些看上去个人的项目,也是需要其他人的支持的。此亦是君子慎其独也!

压迫出你身体中的“小”

曾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不破不立,要想成为一个君子,而不是小人,首先就是要压迫出你身体中的“小”。这种“小”包括贪小便宜的心思、小气的胸襟和小脚女人般的胆怯。

刚才雪翁说了,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谁也无法改变的局限,那就是你一天只有24小时,任你是皇亲国戚,任你是学界名流,这个都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人的时间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这是你做任何事情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在这个前提下,你花在此的时间多了,你花在彼的时间就肯定会少;你用于此的精力多了,你用于彼的精力就肯定会少。如果你专注于“小”,为“小”所占据,那么,你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培养你的“大”。这样一来,你会没有大气度,没有大局观,不能谋大事,不能识大体。可能从短期的、当时的、暂时的观点看,“小”给你带来了好处和满足,是可以立刻见到成果的。但是,从事后的、长远的、未来的眼光看,它阻碍了你进一步的发展,只有“大”才能让你超脱于各种世俗的东西之上,成为一个君子。

不贪小便宜

要压迫你身体中的“小”,第一步就是要不贪小便宜。人都有趋吉避祸的天性,也有见利忘义的兽性,还有偷懒怕劳的惰性,要防止自己不被这几种力量所控制,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在这几种力量的作用下,一个人是很容易为小便宜、小利益所吸引的。但是,一旦你为这些力量所控制,你想要改变就非常困难了。它成了一种惯性,你会自然按照它的指引行事。它成了你精神上的“鸦片”,与那些吸食鸦片的人一样,你会上瘾,然后陷入得越来越深,终至于无法自拔、无力解脱,你将不再希望有任何的改变,你也就将不会做出任何改变,你的命运也就完了。或许,这种追求小便宜、小利益的害处不像吸食鸦片那样明显和直观,但害处却还可能更大一些,因为它控制了你的思想和观念。

一个人如果贪图小便宜,久而久之,他就会与更大的利益失之交臂,变得鼠目寸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针头,不见巨棒。在我老家,有一句话说这种人是最形象的了,那就是即使他抓抓挎挎,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了。抓抓挎挎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什么细小的东西都不放过,都要抓在自己的手里,揽在自己的怀里,什么都舍不得。大家如果出身农村的话,或者到过农村的话,一定看过这样一幕场景:在农家大院的土坪里,老母鸡用自己的爪子匆匆忙忙地在泥土里抓啊扒的,寻找着一点吃的东西。虽然它很勤劳,但你看见它得到的却很少,还是需要主人家喂食才能填饱肚皮。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方向错了,没有去注意更多食物的地方,比如说收割完稻子的田里。这方面的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秦王朝宰相李斯的仓中鼠与厕中鼠了。

?厕中鼠与仓中鼠

李斯者,楚上柴人也。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03、我与自已(3)

意思是说,厕所里面的老鼠,环境不好,吃得又不好,还要担惊受怕。而在仓库中的老鼠,吃得好,也没有什么东西来惊扰自己,优哉游哉。同样是老鼠,相差竟然这么大,这就是在于每只老鼠本身了。人的贤与不肖其实也是像老鼠一样的,都是由自己决定的。

(《史记》)

曾曰:一个人如果贪图小便宜,首先一点,就是会使自己的眼界变得狭隘,将真正需要关注的东西忽略掉。其次,这种贪小便宜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对小便宜处处留心,时时在意。留心的是自己在哪里吃了亏,如何才能找补回来;在意的是别人又在哪里得了好处,自己是否可以顺手牵羊、反手牵猪,捞回一些。再次,一旦习惯了贪小便宜,整个人就会变得俗气很多,再不可能理解一些崇高的东西,失去提升自己境界的可能。最后,一旦别人都知道你贪小便宜,你就会将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弄得鸡飞狗跳般不得安宁。毕竟,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一些小矛盾的,哪里能处处都做到一码齐?而且,你的这种贪小便宜的心理很容易为别人利用,给你一些小便宜尝尝甜头,却引诱或逼迫你去帮他取得更大的利益。

我们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一个贪小便宜的经典故事是“守株待兔”。一次偶然的运气,却想转变为习惯性的结果,从而荒废了自己正当的事情,弄得最终潦倒无助,贻笑大方。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每天都到田地里辛勤地耕作,以维持全家人的生计。在他的田地里,有一棵大树。

有一天,那个农夫像往常一样来到自己的田地里,就在他全神贯注耕作的时候,一只兔子从草丛里窜了出来,跑得飞快,却一头撞到了那棵大树上,颈部断落,当场死亡。农夫见了,捡上兔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如果每天都能捡到兔子多好啊!”农夫想。

于是他把自己的劳作工具放在一边,每天都还是到田地里去,不过,此时他不是去耕作,而是躲在旁边的草丛里,守着那棵大树,看看有没有兔子又撞死了。

兔子倒没有再撞死,他也就没有再捡到兔子了。只是他家田地里的庄稼,由于长时间没有人管理,杂草丛生,艾草疯长,庄稼都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收成也就没有了。自己也就只好忍饥挨饿地过日子,害得家人也过不上好日子。后来,他的故事传遍了全国,他成了全国的名人,不过是被全国人耻笑的名人罢了。

心胸狭隘的小气度

曾曰:气度恢弘,大气派、大气度,人们总是这样来形容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与之相对应的是小肚鸡肠、小心眼。一个人心胸的开阔与否,气度的恢弘与否,实在是决定了他的层次。这里说的层次不只是说他能成就事业的层次,也是说他的人的层次。一个小肚鸡肠的人,难免会自甘下流,成为鸡鸣狗盗之徒。

一个气度恢弘的人,虽不免于贫困,但于其贫困时,你也可见其人格的魅力,纵使是在落难时,也不会失去其心胸的宽广,依然能超脱于小我之上,为一个更加大的目标去努力,为一个更加崇高的目标去奋斗。而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则常常不免于下流,不能听别人的劝,不能面对批评,不能站在更加高的位置,不能展望更加宽广的世界,陷在自己的小范围中无法自拔。

这种心胸狭隘的小气度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非常容易生气,对什么事情都看不顺眼。因为小肚鸡肠,装不下东西,往往对不合自己胃口的东西大发雷霆,常常弄得自己满腔怒火,同时也搞得其他人筋疲力尽。大家都知道《三国》中诸葛亮骂死王朗的事情吧,那就是这种心胸狭隘的人的下场——被气死。

?诸葛亮骂死王朗

三国之时,魏、蜀、吴三国连年交战。那一年,是魏国皇帝曹睿太和元年,蜀国的军师诸葛亮尽提汉中之兵,前出祁山,兵临渭水之西。

魏国派曹真为大都督,郭淮为副将,司徒王朗为军师,带兵迎敌,到渭水之西下寨。

一日,两军相迎,列成阵势于祁山之前,但见得队伍整齐,人马威仪,旌旗鼓角,各按次序。

魏国军师王朗乘马而出,单挑蜀国主将诸葛亮说话。王朗从汉朝桓、灵皇帝以来,一直说到曹操、曹丕、曹睿,证明魏国是天命所归,诸葛亮应该投降。

诸葛亮却对王朗本人破口大骂,说他“世居东海之滨,初举孝廉入仕,理合匡君辅国,安汉兴刘;何期反助逆贼,同谋篡位!罪恶深重,天地不容!天下之人,愿食汝肉!……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安敢在行伍之前,妄称天数耶!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04、我与自已(4)

王朗听完,气满胸膛,大叫一声,倒撞死于马下。

(《三国演义》)

曾曰:一个人不是说不可以有气,很多时候是应该有气的,比如说气势,比如说气度,比如说大气,比如说勇气,这都是需要气的。气可鼓不可泄,人都是靠着一股气支撑着,有了气,就可以气势磅礴,就可能气吞山河,一个人如果气泄了,那也就没有多大指望了。但是,我们不可有傲气,不可有小气,不可有怒气,不可有怨气,不可气急败坏,如果是有这些气,那就正应了中医的气伤身的理,害莫大焉。

一个人的气应该在哪里呢?应该在腹中而不是在胸中。气在胸中,往往伤心;气在腹中,则往往健胃。气在腹中,你就可以感受到自己腰杆挺直,是一顶天立地的人,是有担当的人。气不在胸中,则自然感到心胸开阔,有大气生焉。因此,要做到腹中有气,胸中无气,这样,才能虚怀若谷,胸中有丘壑。

要医这种心胸狭隘的小气度其实挺简单,那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目光要放长远一些,不要只看见眼前;心胸放开阔一些,不要只想自己。清心寡欲,做一点静的工夫。每天都拿出一段安静的时间来反省自己,来寻求一种心灵的平静。

小脚女人的胆怯

曾曰:为什么小脚女人胆怯?因为她脚小,一只脚往往很难站稳,很容易摔倒,不能有什么大的动作,因此,只能是碎步,一小步一小步地走。这种胆怯,是由于自身的身体条件造成的。

?小脚女人

小脚,又叫三寸金莲。在中国古代,女子用布将自己的脚扎裹起来,使其变得又小又尖,目的是为了讨男人的欢心,得到男人更多的垂怜。

古代女人以小脚为美,最出名的小脚是能做掌上舞的赵飞燕了。但是,缠足之风,却只是宋代以后的事情。随着缠足之风日盛,小脚一跃成为宋朝以来女性美的重要特征。很多文人骚客,都作诗作词来歌颂小脚之美,南唐的李后主李煜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他的“划步香阶,手提金覆鞋”无疑是他宫中艳体诗的代表。无聊的文人们甚至制定出“瘦”、“小”、“尖”、“弯”、“香”、“软”、“正”的小脚标准。

裹脚将古代的女子害得很惨,因为这使她们更加不能独立,只能以取悦男人为本事。但是,古代的女子对裹脚也是很痴迷的,也会费尽心思地去塑造自己的脚。一双大脚的代价,就是遭到别人的嘲笑,甚至嫁不出去。而嫁不出去,在古代,对女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很残酷的事情。

其实,现代女子穿高跟鞋和古代女子的缠足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是想将自己的女性特征更好地表现出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女性之美。不过是时代的变迁,表现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而已。

虽然身体上的缺陷会导致胆怯,比如说小脚女人,但是,思想上的胆怯比肉体上的胆怯危害更大。这种思想上的胆怯会让你未战先怯,被吓死而不是战死。思想上胆怯的人,你看他四肢完好,却没有力量;你看他手脚粗壮,却只是色厉内荏。实在是比肉体上的胆怯更为可悲。像我们当时有的人,一见外国人,就恨不得跪下来叫一句“洋大人”,就是思想上胆怯的最好画像。

由胆怯而生柔弱,由胆怯而生温顺,这对一个男人来说,无疑是一个致命的短处。我的祖父星冈公教导我:“懦弱无刚乃男儿奇耻大辱!”

一个人若是胆气不壮,则气势不雄,气势不雄,则缺少果敢,行动、语言、思维等处处显得缩手缩脚,总是不能放开去,舒展自如。在别人看来,你也就如小脚女人一般,没有什么可尊敬之地了。

一个人若是胆气不壮,则遇事时自己的心气先就为之一挫。此时,一般人都会迅速地产生一种保护自己的冲动。只想着要保护自己,只想着自己不要受到什么伤害,陷入了自我观念的泥淖中,无法自拔,就像乌龟缩进自己的壳中一样。这样就会失去对事物的清楚的观察,也就会失去了可能的机会。

一个人若是胆气不壮,则机会来时,总是会思前想后,瞻前顾后,缩手缩脚,畏首畏尾,脚欲行而踟蹰,心欲动而犹豫,拿不出魄力来,目送机会从眼前离开,空自事后蹉跎感叹。这时的多虑与“三思”是不同的。三思是考虑各种可能的情况,并为之确定相应的对策,而此时的思前想后,却只是害怕的代名词,完全不是去考虑对策,而是沉静在可能的危险中。为自己想象中的危险所控制,毫无建树。

一定要将你身体中的“小”压迫出来,非如此,则不能培养你身体中的“大”。“小”是一个心魔,是你提升自己的拦路虎,只有将你身体中的“小”除去,你才能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才能见得更迤逦的风光,见得不同的事物,否则,你将永远堕落在尘世之中,停留在世俗下流的地步。

05、我与自已(5)

要压迫出你身体中的“小”,你可以从一些小事情做起,每天取得一点点的进步,日积月累,就会出现很大的变化。

1.以后,每天少想自己一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想妻子财帛一次。

2.从今天以后,当要生气的时候,赶紧停止,做深呼吸三次。

3.从今天以后,每天看伟人传三页。

4.从今天以后,每周做一些出人意料、让自己惊奇的事情,如有时固执一点,有时到大庭广众之下唱歌,随后使这成为习惯。

5.从今天以后,学习太极拳,每天早晚演练一遍。

6.从今天以后,每天都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和《晚间新闻报道》。

7.参加一些志愿者的活动,支持公益性的事情,资助贫困的大学生,支援山区,捐款希望工程。

8.早起,去看看太阳;傍晚,去看看斜阳;晚上,写写日记,回忆一天的所得与所失,总结自己一天的印象。

培育你身体中的“大”

曾曰:既然做“君子”有如许的好处,而做“小人”又有如许的坏处,为什么世间少见“君子”,多见“小人”呢?这就见得习惯的力量了。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事一关己,晚睡早起。谁能在牵涉自己利益的时候无动于衷呢?但是,世无艰难,何来人杰。如果只是一味地听从自己最基本需求的召唤,一味地顺从自己低层次的需求,为稻粱谋,为口腹之欲,为妻子财帛,则何时才能超越于众人之上,成一奇人、贤人等与众不同之人呢?

正是这种经历艰难,才能见成就,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的过程,使得很多人在开始的时候就停下了追求成为君子的脚步,甘居于下流之地。而那些开始追求成为君子的人中,又有很多会因为追求过程中的艰难而坚持不下来,在中途放弃自己的目标。他们忘记了王安石的话——“而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能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什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于是予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能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于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谁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曾曰:“大”不会自然而然地产生,而是要你去培育它。这样,你便可得修养之苦,也可体会修养之乐。

要培育你身体中的“大”,首先要培育你的大度、大气的开阔胸襟;其次是要培育大局意识;再次是要培育做大事该有的大刀阔斧的霹雳手段。

培育你的大度大气的开阔胸襟

要培育胸襟开阔的大度大气,首先你要将自己胸中的小气压迫出来,这样你才能够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地培育出大气和大度。如果胸中充满“小气”,则它四处乱窜,在胸中冲突,会让你痛苦不堪。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之所以常戚戚,正是因为有“小气”在胸中冲突。只有你驾驭住它,诱导它,并最终将其压迫出你的身体,才能形成一种虚空静寂的境界,形成一阳来复的效果,去“小气”,来“大气”。

胸中有“小气”,便见得处处是气,总是心不顺,气不调,但见得无一事合意,无一人顺眼;胸中有大气,却时时不见气,只觉得心情舒畅,心恬意静,遇事对人如春风拂面,温暖舒适。胸中有大气则不拘,不拘则不苦,不苦则自然养得胸襟博大,活泼泼的,有一片生机。此亦是去恼怒之道。胸中有一片生机,则自然生发出韵味、趣味来。有气则有度,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如此一来,循环往复,庶可长久。


06、我与自已(6)

大度大气,有时要具有一种糊涂心态。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要能“大”,则必须能对“小”有所忽略。糊糊涂涂,懵懵懂懂,近于混沌,也就离道不远了。

一具大度大气,便近坦坦荡荡之列,与君子也不远矣。如此一来,整个人的境界为之一变,精神的层次更见得高远,不为小事所拘泥,超脱于俗世下流之上,自有一段瑰丽奇伟的风光。古代文坛往往有这方面的例子。一具忧国忧民之怀抱,一具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信念,则整个的气度便截然不同。如李后主,其沉郁深重的家国之念,以梦中回忆出之,感人悱恻,脍炙人口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就是被宋朝俘获后的悲情之作。一超脱于生死之外,一摆脱自身的“小我”之困,则见得做人的真正乐趣。如苏轼,自罢免黄州,得山水之乐,明死生之变,晓天人之分,终成一旷代大文豪。此后,他创作出了无数的名篇,前后《赤壁赋》就产生于此时。

?李煜——亡国之后成词宗

李煜,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山隐士、钟峰隐者、莲峰居士、钟峰白莲居士。是南唐中主的第六个儿子。

李煜从小就与众不同,尤其是他的眼睛,是重瞳,按照相面人的说法,他很有富贵相。传说中的舜就是重瞳。李煜多才多艺,文章出众,书法和绘画也有很高的造诣。本来是一个纯粹的文人,但是由于五代十国期间相互连年征战,他的五个哥哥全都早死,他于无奈中登上了南唐皇帝的位置,成为南唐后主,历史上称为李后主。

被推上皇帝位置的李煜并没有变得野心勃勃、胸怀天下。他依然做着自己的文人梦,在自己北边的邻居迅猛扩张的时候,他偏安于南唐一隅,过着诗情画意的日子,完全不理会朝政。由于他好佛好文,身边聚集着一批诗词好手,国家也供养着大批的僧人。传说北宋皇帝知道李煜好佛,特意选了一名伶牙俐齿的少年给他,和他一起探讨人生和性命,李煜竟然以为该少年是真佛出世。

李煜的词分前后两个阶段,划分的标准就是亡国之前与亡国之后。虽然李煜没有什么政治野心是路人皆知的,而且也已经上表称臣,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说出这句话之前,北宋皇帝就已经灭了南唐,将李煜抓到了开封。

亡国之前的词,大部分是宫体艳词,着重描写宫廷之中的豪华奢侈,多风花雪月的内容。当然,也有一些文人骚客的忧郁之作,而后者的艺术水准更加高。出名的如《清平乐》,其中的“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无疑写出了所有别离之人挥不去的离愁。

亡国之后,李煜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皇帝而囚徒,由自由而限制。亡国之痛,自己至爱的大小周后先后去世,使得他的词风格为之一变。他将所有的这些体会都融入到自己的词中,终于创造了自己最为感人也成就最高的作品,完成了一代词宗的蜕变。其中有三首词最具代表性。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传说北宋皇帝知道这些词后,特别是那首《虞美人》,恼怒非常,当晚就派人给李煜送去了毒药,毒死了李煜。李煜死时年仅四十二岁。

培育你的大局意识

培育你的大局意识。谋大局,识大体;想大事,创大业。一旦你有了大局意识,胸有全局,那些小便宜、小利益将再也不会引起你的兴趣。你对整个事件有一个全局的把握,对目标有清晰的认识,不会因为一些无关痛痒的问题而改变自己的初衷,从而保证你始终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大局意识培育起来非常之难,因为从具体事件的当时来看,人总是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点上,他只能了解到相对有限的信息,知道有限的相关者,了解有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他只有局部。现在,他要从局部去展望全局,想象全局,把握全局,不能不说是一个挑战。

它除了要求你的能力外,恐怕更重要的是要求你有一种心态——一种超然的心态。将自己从具体事务的泥淖中拔身出来,超脱于具体的事件之外,从而可以高屋建瓴地观察和分析整个事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是因为你自己在山中,所以反倒不知道山的真正面目。也正是因为你陷在具体的事件中,所以反倒不知道整个事件的样貌。


07、我与自已(7)

这种超然的心态要求你忘记自己的利益,忘却你自己,做到无我,同时又要将自己的利益考虑进去,是一种似出实入、似无实有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谈何容易。俗话说:事不关心,关心则乱。有自己的利益在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利害关系在里面,怎么能轻轻松松地就忘却呢?只能说是慢慢来,尽量做到能够少考虑一点自己的利益。我们可能做不到“八风不动”,但最低程度,不能贪。去贪,然后去嗔,然后再几乎可以从容镇静、心平气和地看待整个事件,看待自己在其中的利益,获得全局的感觉,把握大局。

?八风不动,一屁过江

苏东坡自从遭贬谪后,与三教九流都有来往,其中,在佛道方面,来往密切的是佛印禅师。两人经常斗智斗机。

一日,苏东坡写了一首诗,命书童乘船从江北瓜州送到江南,呈给正在金山寺的佛印禅师指正。

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佛印禅师看后,当即批示“放屁”两字,嘱书童携回。苏东坡看到批示后大怒,立即坐船过江责问佛印禅师。

佛印对苏东坡说:从诗来看,你的修养已经很高了,既然八风都吹不动你,怎么一屁就打过江来了呢?

苏东坡一听,默然无语,自叹修养还不够。

八风,是指哪八风呢?

佛家将个人生活中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称为八风。因为它们能影响人的情绪,吹动人的身心,故形容为风。当一切顺心顺意时,就会感觉欢喜快乐;当处于逆境中时,就会苦恼惆怅。人都是要受到这八种境界风的影响的。

称:各种各样的称赞,说你的好话,夸奖你,吹捧你,维护你,也就是一些甜言蜜语。让你高兴,给你欢喜。

讥:冷嘲热讽,讥笑你,看轻你,让你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使你生气,让你烦恼。

毁:流言蜚语,毁谤中伤,无中生有,破坏你的信用,将你的人品说得一钱不值。给你打击,让你受阻。

誉:宣扬你的功德,颂扬你的贡献。捧你的场,让你得意。

利:金钱物质,各种利益,有的是作为礼品,有的是当做供奉。让你受利,给你利益。

衰:减损你所有的,破坏你应该得到的,将要成功的事业突然垮了台,已经有的资源忽然就消失了。使你贫困,让你衰微。

苦:身体遭受侵害,心灵烦乱,各种恶的因缘困扰着你的生活,各种恶的境界折磨着你的身心。使你艰难,让你受迫。

乐:随心所欲,顺适安乐,有物质上的享受,也有心灵上的满足。使你欢欣,给你快乐。

08、 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1)

你的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在这个舞台上,你是永恒的主角,在一定程度上你也是导演,可以选择其他配角和故事发展进行的过程。对于不满意的地方,你可以无数次地重来,可以NG无数次。但是,要记住,你的戏剧的胶片长度是有限的,你重来得越多,NG越多,其中有意义的长度就越短,你的戏剧的精彩程度就会大打折扣,不再能吸引别人。

钟说:非常感谢曾公、雪翁与我的对话和给我的教诲,在我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行为和思想上,这些教诲和看法必定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现在,我想问曾公、雪翁最后一个问题,希望两位看在我求知若渴的份儿上,原谅我的冒昧和直接。

雪翁,您从钱庄的一个跑腿,成为胡财神,又从财神而最终破败,您认为自己最终破败的原因是什么,如果能够重来一次,您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来避免自己的败落?

胡言:我从一个钱庄的跑腿成长为财神,我想机会是非常重要的,是很多事情碰巧发生的结果。如果是从我自身来说,我觉得靠的是我的眼光、对人情的熟透和朋友无保留的帮忙。我的眼光使我有能力看得比别人更准、比别人更远,因而更能把握全局,统一管理;我对人情的熟透让我在与各色人打交道的时候轻车熟路,能想到各色人的需要,不只是为自己着想,而且为别人用心,这样就为我赢得了很多的合作者和朋友;朋友对我毫无保留的信任与帮助使我能够突破我自己精力和时间的局限,利用更大范围的资源,借助其他人的才能,创出意想不到的天地,成为财神。

但是,我终究没有能够逃脱破败的结局,回想起来,原因有很多,但是,仔细想想,还是自己书读得太少的缘故。

钟说:竟然是这个原因。雪翁,说实话我觉得有点意外,不是说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事洞明皆学问么,以您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应该说文章很好、学问很高了,足可以弥补您读书少的缺憾吧。而且,我们还有一句话,是说最无一用是书生,您还正是我们这句话的有力证据呢,您怎么会觉得吃亏在书读得太少呢?

胡言:如果是与人交往,则对人情世故的熟悉,可以稍微弥补书读得少的缺陷,但是,如果是与自己交,要提升自己的层次,则务必要多读书,从思想和精神的高度来武装自己。你们所说的最无一用是书生,说的恐怕是那种读死书、死读书的书生吧。

由于书读得少,我很不相信月盈则亏的道理。在面对具体的事情时,很多困难的问题都能够轻松化解,更让我相信自己可以不必向后看,只需要一往无前的猛冲。这导致我将摊子铺得太大,看到机会就想做,一味地往前冲,瞻前不顾后,很多问题就不能随时随地进行调整和修正。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这个道理我是懂的,但是,到了后来,由于自己生意上的成功,听到的都是颂扬,偶尔听到批评的话,虽不说全当成耳边风,但总不把它当回事,不认为是什么关键的事情,从而失去改正的机会,导致窟窿越来越大,终于彻底无法收拾,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完全破败的命了。

由于书读得少,不能真正把握住潮流,妄想凭一己之力改变事情的走向。在早期,我还能够虚心和大家一起合作,形成一个整体去做生意,从而具有随意定价的能力,获得了巨大的超额利润。到了后期,生意越做越大,而且很多生意不是由自己负责,手下的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是跟我说大话,使我产生一种虚假的印象,认为凭我自己的实力,没有什么做不成的,自己是真正的财神,想让谁发达就能让谁发达,想让谁倾家荡产就让谁倾家荡产,可以让人穷,也可以让人活,这种做派无形中得罪了很多人。这样,就自我闭塞了很多信息,不能熟悉天下的大势,不能有效地利用最先进的机器。在看到机器的使用让很多养蚕的家庭破产时,一心想维持这些人的生计,将自己的全部资本都押上去,但结果是,依然抵挡不住历史的潮流,为其所吞没。想救那些蚕户是对的,但是方法错了。不应该维持旧的生产方法,而是应该寻找新的出路。

由于书读得少,自己在后期用人的时候,不能凭才德去选人,不能充分发挥各个人的能力,而是看谁让我高兴就选谁。这选人用人的差别,是导致破败的重要原因。事都是人做的,摊子铺大了,自己做不过来,那就必定要找人来帮忙做。如果所托非人,则一片心血就会被别人吞掉。在早期,我还可以对几个关键的人进行跟踪考察,并进行监督,按照各人的特长来安排好位置。到了后期,则完全失去了这个能力,也失去了这种兴趣,只愿意坐享其成。很多的生意都被负责的人侵吞,慢慢地,就像是蚂蚁吃大坝一样,整个生意被侵蚀,我自己也就完蛋了。

由于书读得少,很多东西都只能从我自己的体验出发,不能吸收前人的经验和长处,限制了自己的提升。最明显的是,我只能用利益来引诱人,而不能用道义去团结人。有句话不是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都是贪得无厌的,用利益来引诱人,当能够获得比原来更多的利益时,别人当然愿意和你合作,为你做事。但是,这是一个无底洞,如果没有义的限制和情的感恩,利是没有尽头的,他恨不得把所有的利益都归结到自己的名下,当你没有办法满足他的这种要求的时候,他就会开始做表面文章,和你阳奉阴违,直到搞垮你,也搞垮他自己为止。以义来团结人,则大家就会脱离那种只追求满足生活需要的层次,可以有一种为民为国谋福祉的想法,有一种做事业的决心,自然会心往一处用,劲往一处使,生意也就会水涨船高。


09、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2)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由于书读得少,导致自己的狂妄,而这种狂妄,使得我只信自己,不信别人;使得我过于自信,没有做什么防备;使得我只听得见奉承话,听不得讽刺语;使得我真的将自己当成了神。由于狂妄,不再虚心,为小人所围绕,不可避免地走向破败。你看,这难道不是因为书读得少吗?

一个人,怕,不是怕不成功的时候,而是怕成功的时候。不成功的时候,你就是个光脚汉,风里来,雨里去,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会很自然很坦荡地去面对和迎接;当你成功的时候,你就像是个穿鞋的人了,总要防备着自己的下一脚是不是踩在水坑里,总要避免自己一身干净的衣服不会被雨水打湿。有了一定的成功之后,一个人就会存一个患得患失的心思,容易缩手缩脚,犹豫谨慎,不能够放手大胆地去改变;有了一定的成功之后,便又存了一个享乐的念头,总是认为,自己经过千山万水,吃过千难万苦,终于修成正果了,是该好好补偿自己的时候了,这个念头一起,做事情的劲头就泄了,再也没有那种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有了一定的成功之后,看得自己比别人能,高人一等,便狂妄、自满,不能从别人身上学习,进步的机会就很少了。

别人说失败是成功之母,我想,成功也是失败之母。

钟说:看来雪翁对自己是认识得很清楚了,那么,您有什么遗憾么?假如有机会让您再来一回,您认为自己可以弥补哪些遗憾,活出更好的结局来么?

胡言:我不知道是否可以有一个更好的结局,如果真的是那样的话,可能就不是我胡雪岩了。而且,我的出身什么的恐怕都不能假设,我随后结交的朋友、发生的事情也不能假设,惟一能假设的,恐怕是我自己的着力点,看我是否在平时可以多读一点书。而这一点,我不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为什么呢?

我的朋友王有龄对我说,如果我多读一点书,一定比当时的何桂清学政之流做得更好,爬得更高。我的结拜大哥嵇鹤龄也劝我,要我闲时多读点书,这可以医我的俗气。但是,我都没有去读,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开始的时候,自己凭借手腕,将事情圆满顺利地解决,因而自恃不读书也可以;二是当事情铺开之后,各种各样的事情一拨一拨地涌来,由不得我找时间静下来读书;三是我好出主意,而且主意大小随之,我的大哥说我可以为诸侯的座上客,我自己也以为高明得很,这样一种弄巧的心思,使自己完全察觉不到读书的必要。

我是一个好动的人,一个喜欢解决问题的人,我也正是在解决问题中来赢得朋友的信任与帮助,获得生意的发展。如果叫我静下心来读书,不去布展我的手腕,不说我自己不行,我的一帮朋友恐怕首先就会反对。性格即命运,思路定成败。我越到后来越是相信,自己的性格和思路,决定了我不可能有更好的结果。要想获得更好的结果,必须是性格上的完善和思路上的转变。可是一到老,混到我那种地步,要转变性格不说完全不可能,恐怕也要吃非常多的苦头,而我是没有什么动力这样做的。思路上的转变也一样,哪里还有什么积极性呢?

遗憾的事情,有,而且有很多。有的是对朋友不够尽心了,有的是事情应该处理得更好了,有的是自己过于敷衍了等。从具体的影响大的事情来说,有两件。

第一件是杭州城被围,我千辛万苦跑出来购买粮食,要救围困在里面的人和我的朋友王有龄。当我把粮食运到城外时,却由于无法打通城内城外的交通,只好停留在江心,眼睁睁地看着城里面的人被围困和被击退,只得转道将粮食运到宁波,这一别就成了永别。如果有机会再来一次的话,我会多雇用一些洋枪队的人,而不仅是一些护粮的人,那样,即使没有杭州城里面的接应,我自己也有能力从外面杀开一条血路,将粮食运进城里面,从而解救王有龄和满城的百姓。

?杭州永别

当胡雪岩接到萧家骥带来的王有龄的遗书,他的眼圈就红了,更令胡雪岩伤心的,是王有龄已绝了希望。王有龄原来一心盼望的是粮食,害怕的是胡雪岩不能顺利到达上海,到了上海后办不到粮食,办到粮食后不能冲破沿途的重重难关到达杭州。现在,哪知道千辛万苦将粮食运到了,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从此再无指望。一线希望消失,就是一线生机断绝,“哀莫大于心死”,王有龄的心化成冰,有生之日,待死之时,做人到此绝境,千古所无,千古所悲。

然而胡雪岩却不能不从无希望中去寻找希望,希望这三天中发生奇迹。这是一个渺茫的希望,但是就是这个渺茫的希望也似乎不易,形势在一夜之间险恶了,太平军一船一船在周围盘旋,位置正在枪弹所够不到的地方,其意何居,不言可知。因此,护送的洋兵,已在不断催促,要求早做了结。

在胡雪岩的坚持下,到底又等待了三天。纵然度日如年,三天到底还是过去了,洋人做事,丝毫没有通融,到了三天昼夜届满,正是晚上八点钟,却是非开船不可。


10、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3)

胡雪岩无奈,往北拜了拜,权当生奠,然后痛哭失声而去。

(高阳:《平步青云》)

第二件是当机器缫丝出现的时候,我没有能够抓住机会,还是想靠自己熟悉的老一套做法,来维持农村养蚕户的利益,但在洋商的倾轧下,再加上各种势力的鼓捣,不但没有保护小蚕户的利益,自己也被弄得家破人亡。如果还有机会可以重来,我会更加顺应潮流,采取适合潮流的做法,自己采用机器缫丝,同时为小蚕户谋划出一条新的生存的路,避免他们的破产,也避免我自己的破败。

当然,人是没有再来一次的机会的。你的一生只有一次,你可以做错事,但当一生结束的时候,你是永远没有机会进行改正的。现在我只能说,那些遗憾可能是我的命吧。不过还好,我的命也算是轰轰烈烈了,不是空白地到人世间走一遭,做鬼也无愧了。

钟说:雪翁,您的一生自然是无愧的了,可以说是卓越非常,即使后来的事情也不能消减它的光辉。

雪翁,作为一个一生无愧的人,您愿意给我这样的后生小子什么样的忠告呢?

胡言:忠告不敢说,说一点我自己过完一生的体会吧。

一个人一生的好日子其实是不多的,年轻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处在一种学习的时间,到处交学费。学到了适合自己的东西,那算是很幸运的了,可以接下来获得安安心心地继续自己的后半生;最惨的是学来学去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到老还在四处寻找,变成一只“三脚猫”,一无所长,一无所成,只有凄凉地过完自己的下半辈子。

一个人一生的好日子,也就是25~45岁的20年时光,这也是顶要紧顶困难的时光。一家老少都瞪着你,你除了责任之外同时也有一个想闯一番事业的决心,觉得到世上走一遭,不可枉费了几十年。

年纪一上五十岁,便觉得要开始做富家翁了,当官的也要告老还乡了,开始买田买地做“老员外”,享清福,实在是再鼓不起什么雄心壮志了。有个儿子的话,还可以为儿孙忙;没有儿子,挣得的家产最终给了别人,太没有意思。

所以,作为你来说,在现在适合做事的时光,就应该努力地去做,巴结地去做,才会有一个好的结果。巴结地去做,不是叫你去巴结人、巴结谁,而是要巴结事,要将别人交给你的事情实心实意地做好。在做事情的同时,还要考虑别人没有说出来的要求,做得比他本人去做还要好、还要漂亮。那别人自然会喜欢的。

做事情的时候,要存一个为自己做事的念头。不管你自己是老板,还是你在别人那里做伙计,你都是在为你自己做事,而不是为别人做事。你自己是老板,那自然是没有什么可说的,你当然是为自己的事业努力。即使你是在做别人的伙计,你也是在为自己做事。与自己是老板相比,这时候你更是为自己做事,因为你要通过给别人做事来让大家认同你,你不好好做,基本上就没有出头的机会。

如果你存了为自己做事的念头,则自然会事事上心,不待老板的吩咐。而如果你存了一个为别人做事的念头,则总是觉得老板亏待了自己。这时候,有的人是牢骚满腹、唧唧歪歪,更甚一点的人就会去拆烂污了。请问,这样一来,谁还敢用你,你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不要怕没有出头之日,只要你能巴结地做事,则自然会有好日子等着你。我自己就是这样,正是靠着巴结地做事,我赢得朋友的信任和帮助,赤手空拳地闯出一片天地。我可以自豪地说,在我的25~45岁的这一段好日子中,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虽然后来的事情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钟说:是啊,后面的改变丝毫不能影响您的成绩。曾公,雪翁是觉得自己无愧一生了,不知道您老对自己的一生是一个什么样的看法?据我的了解,您的一生应该算是非常圆满的,从湖南湘乡荷叶塘的一个农家子弟,成为汉人中最大的官,晚年虽然有些不如最辉煌的时候,但也不能说凄凉,儿孙们中也是人才辈出。在以后的岁月中,您也被认为是儒家的最后一位圣人。您老应该不会还有什么遗憾的事情吧?

曾曰:要说我的一生,实在是很知足了,命运对我,的确是太眷顾了。即使重来一次,我也想不出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

说到遗憾,那当然也是有的,那就是我的几个女儿,除了满女纪芬,命都不太好,嫁的人家都是与我关系融洽的,或者是我要报恩的,都没有过几天好日子,是我这个当爹的有愧于她们。都怪我当时太自私,脑筋太古板,太过于追求自己所谓的修养,女儿在婆家受到欺负、夫婿不争气,想回娘家来轻松一下都不行,以至于大女儿被累死,二女儿也没有过几天好日子,如果我能更多地为儿女的幸福想一想,她们都是可以过得更舒心的。或许这是上天对我的惩罚吧。

凡事物极必反、乐极生悲,上天对我如此的眷顾,虽然我一直怀着惴惴之心,甚至是将自己的书房都命名为“求缺斋”,但不想惩罚不及我身,反及我女,这岂非报应?!报应我不懂人情世故,报应我不顺应自然。

?两江总督200两银子嫁女

字谕纪泽儿:


11、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4)

接沅叔信,知二女喜期,陈家择于正月二十八日入赘。澄叔欲于乡间另备一屋,余意即在黄金堂成礼,或借曾家头行礼,三朝后仍送回黄金堂,想尔母子与诸叔已有定议矣。兹寄回银二百两,为儿女奁资;外五十金,为酒席之资。

……

(涤生手示)

钟说:曾公,话也不能这样说吧。我知道,您老对自己总是时时怀着一平常心,总是追求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即使是做到两江总督,您老还是以寒士要求自己,饮食起居全不改寒时本色。而您对女儿、媳妇,也还叫她们年年做鞋孝敬您,以不忘幼时贫困;对于兄弟、儿子,也总是告诫,不可有高干子弟的做派。您的书房叫“求缺斋”吧。如果上天对您都还要惩罚,那些纨绔子弟、鱼肉乡里的人,不是应该天打五雷轰、下十八层地狱么?

曾曰:一个人与别人比,比的不是这样的方面。你要和别人比的是,我是否比别人下的力气大,花的工夫多。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比,是否有所进步,有所提高。努力在我,结果天定,也就是存一个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念头。世间事,往往积劳之人非成功之人,成功之人非享福之人。不可强求,要体任自然。

我女儿之生活不好,或许就在于我不能够体任自然,弄得过犹不及、矫枉过正。人都谓我总督之家,必得有一总督家之气派与风范,我偏要事事如寒士,则太过矣。当总求一中庸的境界,顺其自然。中庸,乃行为处事的最高境界。我一生的追求,全在中庸两字。中庸不是说没有激烈,也不是说一味的退守忍让,中庸说的是恰到好处的状态,当怒则怒,当忍则忍;当强则强,当弱则弱。如水之流泄,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中庸是一种从容。

钟说:曾公,如果是这样的话,我想,有一件事大约是您做得最不中庸的事了。

曾曰:何事?

钟说:做皇帝的事。当时,左宗棠以“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的对联来试探您,彭雪琴隐讳地提示过您,杨岳斌也明确地提醒过您,您都未曾动心,也即没有承担解黎民于水火之中的责任。此当行之事未行,后世说您是“牺牲一国,以为一家”。

曾曰:我之不做皇帝梦,正是为了解黎民的倒悬之苦。当时,国家连年征战达数十年之久,可谓是国无宁日,民不聊生,民众再不可经受战争之苦。而且外患正炙,当求一稳定之环境以发展自己。再说,我不做皇帝梦,因为我骨子里还是一个书生而已。

钟说:我知道您是书生,而且,如果不是阴差阳错成了团练大臣,书生上马杀贼的事情就不会上演。给您数十年的时间,也可成一代文豪。而且,即使是您带兵打仗的时候,您也是对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的。当时,进两江总督之幕府,比中进士、进翰林还让人心动,可见,曾公对读书人的吸引力。曾公的钟山谈文,也已经成了文坛的一段佳话。

但是,曾公,当此之时,天下总督十之七八出自湘军。湘军之中,水师完全为您马首是瞻;您的九弟国荃手中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您还可节制您的学生李鸿章的淮军。善战者,如左宗棠、鲍春霆等,无不是出自于您的门下。反观对手,绿营兵暮气重重,毫无战斗力;江南大营的军队为太平军所牵制;只有僧格林沁的蒙古军,还曾有过打胜仗的记录,但也要防备捻军入京。最重要的是,民心已经开始思变,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当此大好机会,您登高一呼,自会应者云集。此真可谓是天赐良机,放弃诚为可惜,而且,天与弗取,将反受其咎。况且,您不是有蟒蛇精投胎的传说么,这么好的机会,这么切合上天的意愿,在别人,是早就要宣称真命所归了,您难道真的一点都没有动心,没有想过?

?曾国藩蟒蛇精投胎传说

那是嘉庆十六年的时候,曾国藩的曾祖父竟希公还健在。在这年十月十一日深夜,竟希公忽然看见一条巨蟒在空中盘旋,慢慢地靠近家门,然后降了下来,绕屋宅爬行一周,进入大门。竟希公清楚地看到这条蟒蛇身子有吊桶般大,头进入院子很久了,才见尾巴渐渐收入,浑身黝黑有光,斑纹耀眼,长长的信子从嘴里伸出来,上下颤动,嘶嘶作响,蹲在院子里,两只晶亮透红的眼睛直瞪瞪地望着他。竟希公吓出一身冷汗,猛地醒过来,原来却是南柯一梦!竟希公感到蹊跷,睡意全无,遂披衣走出屋。但见明月在天,秋风飒飒,四周阒静。他信步走着,突见空坪上分明爬着一条大蛇,居然左右蠕动,似要前行,竟希公又吓了一跳。再定睛看时,并不是蛇,而是白果树边那株老藤的影子。竟希公从藤影联想到刚才的梦,越发觉得稀奇。正在凝思时,老伴喜滋滋地走过来,说:“孙子媳妇生了,是个胖崽。”

竟希公这一喜非比寻常,赶忙走进长孙的堂屋。儿媳妇正抱着长曾孙。红烛灯下,婴儿白里透红,头脸周正,眼睛微微闭着,似笑非笑的,煞是逗人喜爱。他猛然醒悟了:“这孩子莫不就是刚才那条蟒蛇投的胎!”他立即把这个不寻常的梦告诉全家,又领着他们去看院子里的藤影。大家都说蟒蛇精进了家门。


12、生命是只有一次的戏剧(5)

(唐浩明:《曾国藩》)

曾曰:要说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那是假的。我之所以不做皇帝梦,也是在我自己深思熟虑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在我的一生中,总共有五次,别人劝我要有做皇帝的想法。第一次是在咸丰四年我将从湖南衡州出兵时,东洲书院的士子王闿运对我说的,当时的我完全在思考如何对付太平军上,初次听到这样的大逆不道的言论让我惊诧不已。第二次是咸丰皇帝驾崩的时候,胡林翼带来左宗棠的对联——“神所依凭,将在德矣;鼎之轻重,似可问焉。”——来试探我。第三次是彭玉麟,他见世道不好,觉得要真正成就一番事业,就只有抢占东南半壁江山。第四次又是王闿运,说朝中将有大乱,应该早做筹划,我送了他三个“狂妄”。第五次是王韬,在和他讨论学习西洋的优势时,竟然叫我行非分之举,坐看朝廷与太平军的战争,以收渔翁之利。

这些人中,除了王韬,其他的要么是我的私交挚友,要么是我的忠贞将领,在当时天下人心分崩离析的情况下,我稍微动一点心,世界也可能就不是后来的样子。但是,作为我来讲,一个孔孟之徒,还是愿意为天下苍生多考虑一点,让大家能够过一段太平的日子。要隐忍自己,而不能见机而行,像左宗棠那样想问神鼎,意欲逐鹿。

钟说:说到左宗棠,曾公,我想问您一个问题。左宗棠因“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两个“不可”而名声大噪,日后自己带兵打仗,也立下赫赫战功。可以说,你们两个都是湖南人的杰出代表,但是,你们两个的私交后来好像并不好,你们两个的争斗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大家都想看你们之间的好戏。不过,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最后,您先走一步时,左宗棠却给您送来了“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的对联,且署名处竟标明“晚生”,等于是间接地承认了自己的错,告诉大家你们之间的争论纯为国事,这让那些想看笑话的人大失所望。而且,日后他还是很照顾您的满女纪芬一家的。曾公,不知道您是如何看待自己和左宗棠之间的矛盾的?

曾曰:这个,怎么说呢?恐怕要分不同的时期来看。年轻的时候,意气之争是有的,但是到了老年,大家思想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那种意气之争,就慢慢地转化为故人之情了。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没有笑话给大家看的原因了。

钟说:我知道有个故事,说的就是您和左宗棠的这种意气之争。那还是发生在您散馆进京前夕的事情。

?“左季高”与“曾国藩”

道光十九年冬,曾国藩散馆离湘乡赴京,途中路过长沙,小住了几天。一日,左宗棠和江忠源等人一起去拜访曾国藩。大家议论国是,兴致很高。左宗棠爱发表一些标新立异的观点,又最会讲话,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曾国藩总是说不过他,心中略有些许不快。临到客人告辞时,曾国藩笑着对左宗棠说:“我送你一句话——季子自称高,与人意见辄相左。”

话中嵌着“左宗棠”三字。左宗棠听后微微一笑,说:“我也送你一句话——藩臣当卫国,问尔经济有何曾?”

话中也恰好嵌着“曾国藩”三字。

“季子自称高,仕不在朝,隐不在山,与人意见辄相左。”

“藩臣当卫国,进不能战,退不能守,问尔经济有何曾?”

曾国藩惊叹左宗棠的才思敏捷,两人遂一笑作别。

曾曰:呵呵,是有这么回事么?那时候大家都年轻,谁也不服谁。左宗棠呢,虽然才大如海,但屡试不第,未免心中有些不平衡。而他的性格,是无所顾忌、放言纵论的那种。我呢,是追求稳重平和的,因此,性格上就先有一点不是很配合,不免在交谈中产生一些争论。到后来,发生“樊燮案”,左宗棠因祸得福,天下知名。再到后来行军打仗,屡立大功,则目无余子,视得天下人如草莽村夫是有的。而我这个人呢,记得两个人的话,一是我曾祖父的“男儿懦弱无刚是耻辱”,一是我恩相的“好汉打脱牙和血吞”,自有一种刚毅的性格在内。因此,在很多问题上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初时,这些争论多因国事而起,但到后来,则慢慢地变成了互相攻讦,甚至谩骂,转化为意气之争了。也就是雪翁刚才说的,撕破了脸皮吧。如此一来,双方互不通音信,日渐疏离隔膜了。一疏离,则消息不通,很多事情也就不能了解真相,而双方既已撕破脸皮,则往往起意就从坏处来想别人,不免错上加错,弄出很多不必要的动静。而世间有一些人,天生喜好看别人的笑话,当时因湘军权重一时,不免又有些人希望湘军内部起矛盾,再加以分化笼络是有的,因而很多人就有了看热闹的心。可事情却最终出乎他们的意料。

左宗棠自负偏激,喜出格恭维,但待人耿直,廉洁自守,再加上真有其才,给以时间,则自当会明白事情的是非曲直。平心静气下来之后,不免有内疚之感,以他的性格,自然会直言道歉了。到大家年老了,血气不像年轻时候那么盛,我也早就是老庄的信徒,从静字入手修养自己,主虚寂空,毫无争强好胜之心,只求问心无愧。至于左宗棠,经过许多事情之后,自然从思想上会有一些改变。年龄的增加也使得雄心不再,而接下来,或许也就有了安度晚年的念头。从表面上看他是倔强如昔,但私下里,他还是越来越理解我了。如此一来,则争论自去,故人之情随之自生。“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这对联基本上说出了我们之间那种似敌实友的关系,不过他左宗棠也太谦虚了一点,他也是很谋国之忠的。

威儿知悉:

曾侯之丧吾甚悲之。不但时局可虑,且交游情谊,亦难恝然也。已致赙四百金,并挽之云: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盖纪实也。见何小宋疏,于侯心事,颇道得着。君臣朋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从前彼此争论,每拜疏后,即录稿咨送。可谓去陵谷,绝无城府。至兹感伤不暇,乃负气耶。谋国之忠两语,久见报章,非始毁今誉。儿当知吾心也。丧过湘干,尔宜赴吊,以敬父执。更能作诔词哀之,申吾不尽之言,尤见道理。吾与侯所争者国事兵略,非争权兢势比。同时纤儒,妄生揣拟之词,何值一哂。

钟说:非常感谢曾公和雪翁跟我的对话,不惮烦劳地解答我的一些弱智的问题。我想,虽然现在对曾公和雪翁有种种不同的看法,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岁月终将涤尽一切沙砾,让事情露出其本来面目。我希望这一天越早越好!

胡言:谢谢!

曾曰:谢谢! 

签到天数: 400 天

[LV.9]以坛为家II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2-6-11 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soso__12146131604871077814_2:}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7 02:17 , Processed in 0.061779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