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辑中文名: 百利发烧榜(一) 艺术家: 群星 资源格式: 320K/MP3 发行时间: 1999年 地区: 香港
专辑介绍:
用New Age 等现代音乐手法再现中国民族音乐的精粹,在唱片界已不是什么新鲜的创意。芸芸此类唱片,要取得既卖座又叫好的佳绩,拼得就是音乐编曲上的独特新意和唱片制作上的高超水准。
香港的Bailey(百利)唱片公司一直矢志弘扬祖国的民乐精髓,他们先后改编制作的以《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四省为主题的民歌、民谣专集,用超俗的乐风,极为富丽的地方情绪,藉一篇篇动人的乐章,叙述着神州千山万水的光彩和一派天地悠悠的幽怆,推出之后深受欢迎。
这几辑录音,在配器编排上,除保留各地极富特色的民间乐器(如唢呐、巴乌、笙、古筝、板胡等),还配以大型管弦乐团、上海音乐学院女声合唱队以及midi,阵容庞大,并特聘国内众多顶尖高手演奏,堪称同类唱片中少有的大制作。
1998年,百利公司的新世纪音乐制作室特别从1996、97年在上海电视台录音棚里用16Bit数码技术制作完成的四辑录音母带中,精选了11首乐曲用更先进的24Bit数码技术重新制作,编成了这张音质更高、效果更佳的精选集,以飨发烧友。
片中前五首乐曲都是由青海民歌改编的。
第一首《兰玉莲》是流传在青海省的汉族、回族中民谣“家曲”小调中的一种,片中此曲是“兰玉莲”的专用曲调。开曲在弦乐与 MiDi 的铺展下,几下鼓声击打出深沉的效果。接着磬、梆子的位置立刻勾画出音场的阔度和深度。管子这种双簧吹奏乐器,吹奏时气流通过哨子所产生一种略带水分的丝丝震动,形成管子声音明亮中却带点暗哑的独特个性。二胡凄怨的音色与管子互相穿插轮奏,颇象一个楚楚可怜无助的童养媳与一个历尽沧桑的中年汉在互诉心声。
第二首脍炙人口的《半个月亮爬上来》从器乐的演奏和音响的效果可感受到晶莹通透以及带点冰冷音色的笙,像月亮般悄悄地在天边升起。宽阔的弦乐,清醇的女声仿佛一群少女在月色下的草原休息歌唱。空气感浓厚的排箫加强了草原的阔度及空间感,同时也扮演了一个俊朗的少年在窗前月影下与少女对唱情歌……
第三首《下四川》又叫《夜夜的晚夕里梦儿》,是长途赶牲口的青海小伙子,在下往四川的路上,为驱走跋涉的寂寞和疲乏,吟唱起的自编自创的山歌,久而久之流传了下来。乐曲开始运用铺天盖地、无穷无尽的低频,加上震撼和冲击力强劲的鼓声,再配以飘在远处的埙(用红泥烧制而成的古老乐器),借用它那种空洞、松濛的声音。而吹奏时的气流与乐器的吹口边缘产生磨擦声响的效果,使人感到当时青、蜀两地沿途一片荒芜的景象。管子吹奏高音时明亮的音色和低音时略带鼻音的感觉,正好用以描绘为糊口奔波的人们在寂寞的旅途中,思潮起伏,唏嘘与慨叹的万千心绪。
第四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由王洛宾作曲的著名情歌《在那遥远的地方》。Obeo 在Midi 音响的衬托下吹出引子,演奏者的专注带着听者进入一种盼望的情绪(留意Obeo 按键的“杂”声)。接着扮演青年人角色的排箫用它那带磁性的音色吹奏出主旋律,继而出现在弦乐后面的女声就象远方的姑娘。此时排箫用浪漫和变奏手法吹奏,将情绪推向高潮。同时排箫吹奏时舌头的抖动,强烈的气流,使你感到演奏者嘴唇在乐器上移动。结象度之高及位置之明确,就象演奏者坐在面前吹奏一般,感人至深。
第五首《上去高山望平川》是一首弛名全国的青海“花儿”调,旋律高亢暸亮,感情粗犷、奔放,表现出男子汉的阳刚之气。模拟的风声,Midi 的低频,左右两端铃声及梆子声加上醇厚沉实的大提琴音色,短短43 秒引子即令人的处身或耳感到面前群山起伏及一望无际的平原。笛子明亮的声音出现于音乐上方,将山岭的高度显现出来(录音师有意不过分修饰笛子的音色,使笛子演奏时出现的笛膜震声,吹孔的气流声及手指按音的撞击声,可留意本曲的3″08处)。
第六、七两首是四川民歌。
第六首《三峡情》呈现出行走天涯的三峡儿女,对家乡无限的思念之情。也是我个人在此碟中最至爱的一首。乐曲开始由 Midi & Bass 的低频管营造出三峡的气势,随着古筝紧密的摇指弹奏,隐藏着蓄势待发的江水,劲力十足的扫弦仿如爆发的急流(有冲出喇叭之嫌)。表现力丰富的二胡奏出极富柔勒性和弹性的声音,可以感觉到拉奏者拉奏时弓和弦的张力变化,这种效果正好表现出了沿江两岸人民坚忍不拔的精神。曲中的二胡既有醇和饱满的音色,还保留了弓、弦以及松香三者所产生的磨擦与震动,真实感极高。
第七首《槐花几时开》乐曲表现看见姑娘手把栏杆,盼望着心中的小伙子早日到来,就像是盼着槐树花儿早早开放。乐曲开始出现声音清脆的古键琴,然后弦乐一层层的加 入,整个音场渐渐扩宽加深,把我们带进一个意景天地,使人感到大地景象一幅幅地展现眼前。二胡与笙及乐队展开对答,好象少女在打听花开的日子,二胡演奏者全情投入拉奏,用甜美饱满之音色,表达少女那份盼望的心情。
第八、九首乐曲广泛地流传于云南省。
第八首《婚誓》是电影《芦笙恋歌》的片中插曲,吹着芦笙的拉祜族青年,用乐曲声来表达男女之间忠贞不渝的爱情。云南特有的乐器巴乌与芦笙同是单簧吹奏乐器,却 各具特色和魅力。巴乌圆润、醇和的音色,仿如陈年佳酿;芦笙从竹管内的簧片丝丝抖动而发出的音色明亮、清甜。短短的前奏音乐已使人感到云南风光明媚的景色展现眼前。再加进光辉、丰满的小提琴和大提琴与芦笙、巴乌在轻快的复拍子节奏下轮番对唱,奏出一幅青年男女载歌载舞情景。
第九首《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在云南民歌中,算是在全国影响最大的一首。乐曲主要描写了彝族男女的热情好客。“远道而来的客人请留下来,共同歌唱美好的时代,并分享丰收的喜悦”。这首轻快热情的乐曲以柳琴作主奏开始,中段辅以大提琴和电钢琴分担副旋律和主旋律,最后全体乐器加入齐奏,将乐曲推向高潮。柳琴音质响亮,刚劲的个性,正好演绎这个热情好客的角色。它的一弹一拨发音结实,粒粒清脆。在结束段当中有几下扣弦之弹奏,在众多乐器中突围而出,穿透力感极强,颇有味道。
第十、十一首是陕西民歌。
昔日黄河一带寻活路的男人们,赶着牲口,外出到内蒙、到陕北谋生,唱着小调,哀叹自己不平的命运。后流传日广,逐渐成了现在的“脚夫调”,在云南又称“马帮”。第十首《脚夫调》以埙为主奏乐器(埙是一种陶制的古老原始乐器,距今已有六千多年历史),它那古朴独特的音色,体现了昔日贫穷的劳动人民,沿黄河一带寻找生活奔波劳碌,时而唱唱小调解闷,时而又哀叹坎坷命运的情景。曲中可鲜明地感受到演奏者的技巧和音色效果:坝的音域并不宽广,音量细小,吹奏上有一定难度,可清楚听到演奏者紧密的呼吸气息,而吹奏震音时可感到演奏者腹部运气及口形的变化。
第十一首《走西口》中“被迫背井离乡,出外谋生的情郎要远行了,姑娘难舍难分泪长流”的情景,形象地揭示出封建社会中劳动者爱情生活悲凉的一面。这是首旋律优美,但内容悲酸的音乐。根据曲意,二胡、大提琴分别演绎着妻子和丈夫的角色。乐曲 开始的一阵风声告诉人们一个讯息,这里是片无以为生的贫瘠之地。妻子将要为出外谋生的丈夫送行。二胡凄美绝伦的音色,奏出妻子对出门远去的丈夫依依不舍的心情。大提琴平实,醇厚的琴音,则反映出即将离乡背井的丈夫的懊恼与无奈。
这张以《发烧榜》为名的精选集,后期制作的器材之豪华堪称实至名归。其数码转换采用英国dcs 的972 24Bit 器材;数码至模拟的转换亦是由目前最先进的dcs Elgar 担任,数码开盘录音机使用昂贵的Nagra-D型;数码录音带则由美国Ampex的467 型产品;中间的线材是Apogee和日立出品的高级型号,监听音箱是大名鼎鼎的英国Atcscm50,并由香港发烧录音名家 Leo(冯炜国) 亲自操刀。大发烧友出身的香港著名录音师Leo ,由于长期精研Decca 的天皇录音宗师 Wilkinson 和 Mercury 的录音巨匠 Robert Fine 的录音方法,再融合自身的心得,所以十分擅长难度极高的户外录音。他常携带最轻便简单的录音器材,去内地的小镇僻乡,用难度最高、风险也最大的“单点录音”方法收录那里的民间音乐。这种方法一旦有什么地方出错,便无法善后。但他认为:只用一支麦克风、直入DAT,才是最直接、最能保持原音的方法。
经过重新制作的24Bit《发烧榜》,音响效果立马升级成为 Hi-End 级数,足以取悦任何高级音响玩家。其音色的通透性之好,音场的无边拓展和三维空间感之强烈都为普通数码录音难以企及。各种乐器似拨开云雾,拂尘看净,清晰度和穿透力陡增;低频延伸和动态范围更是连跳三级,释放出天地间无穷的能量,随时威胁音响器材的承受力。
不要轻看这张中国音乐唱片,没有听过它,可能是发烧之旅中的一个不小遗憾哟!
CD曲目 01. 兰玉莲 02. 半个月亮爬上来 03. 下四川 04. 在那遥远的地方 05. 上高山望平川 06. 三峡情 |
07. 槐花几时开 08. 婚誓 09.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10. 走西口 11. 脚夫词 115盘下载:百利发烧榜(一).rar |
[ 本帖最后由 常青树 于 2010-11-1 22:49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