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27|回复: 0

[闲情余味] 记录时代变迁 定格瞬间美好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16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2>记录时代变迁 定格瞬间美好</H2>
<DIV class=t_msgfont id=postmessage_817763><FONT face="黑体 "><FONT size=3><FONT color=#000000>——记中共甘肃省靖远县委报道组组长林志国</FONT><BR><BR><BR></FONT></FONT><FONT size=4><FONT color=#660000><FONT face="新宋体 ">    在黄河之滨、乌兰山下的靖远县,人们经常看见一位戴着眼镜的瘦高个年轻人,他的手里不是端着相机,就是肩膀上扛着摄像机,一只黑色的采访包始终斜挎在他的右肩上。他的身体经常前倾,脚步始终都是急匆匆的,镜片后面的一双敏锐的眼睛左顾右盼,给人一种执着、敬业、只争朝夕的印象。他,就是靖远县委宣传部报道组组长林志国。<BR>    1974年12月,林志国出生在靖远县大芦乡一个普通的下放居民家庭。幼时的林志国对照相机情有独钟,在单调、枯燥的农村生活中,他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在捣鼓照相机上。由于他的勤奋、好学,12岁时便学会了自己冲印、放大黑白照片。1993年,林志国以优异成绩考入兰州大学新闻系学习。通过名牌大学的系统学习,为他的新闻写作、摄影都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在学校学习期间,他的文章和摄影作品就经常见诸报端。<BR>也许是天随人愿,1997年,林志国被安排在靖远县委宣传部报道组工作。对于从小热爱摄影,以后又喜欢写作的他来说,这份工作无疑为他搭建了一个展翅腾飞的平台。他热爱这份工作,热爱这项事业,同时他也深深地知道自己肩上担子的沉重。从走上这个工作岗位以后,林志国就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新闻宣传事业。<BR>    在报道组的岗位上,林志国抱定一个信念:一定要全身心地努力奋斗,干出一番成绩,报答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和父老乡亲,报答培养教育他的各级领导。为了把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实际工作,他勤学苦练,详细地了解县情,掌握全县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为了这,他几乎阅读了所有介绍靖远的书籍和资料。为了广泛深入地宣传靖远,振兴靖远经济,鼓舞全县人民励精图治,再造山川秀美的新靖远,他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全身心投入工作,不遗余力地为宣传靖远默默地奉献着。他不惜一切代价,致力新闻宣传和摄影艺术。由于县财政的吃紧,单位业务经费困难,摄影器材、材料奇缺。他节衣缩食,压缩开支,自己掏腰包陆续购进了摄像机、照相机、变焦镜头等器材,甚至胶卷、相纸、冲扩全部自费。还自费订购了多种摄影书报刊物,利用业余时间如痴如迷地学习,凭着对艺术的追求,对摄影的酷爱,他的摄影水平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BR>    林志国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他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忠于职守,认真负责。为完成一项任务、撰好一篇稿件、拍到一张好照片,他思想上从来没有节假日概念,为了写好一篇稿件,为了选好一张照片,他常常加班加点、劳碌奔波,甚至饿肚子,按时回家吃饭他似乎永远办不到。短短几年,他跑遍了全县各个乡镇及大部分县直单位、厂矿企业。一些贫困偏僻村社,只要有机会他都千方百计涉足。县域内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山川河流,名优特产,特色农业,各行业建设成就,他无一不摄影报道,珍藏资料。难怪一些单位在需要图片资料时总要去找他,好像他成了靖远图片的资料库。他对工作从来不分份内份外,只要是宣传方面的事情,不管领导安排还是没有安排,他同样尽心竭力,善始善终,出色完成。凭着职业习惯,凡有新闻线索,只要他知道,准保能快捷准确地发出新闻稿,会有几张满意的照片。<BR>随着实践经验的日趋丰富,他从不拘限于一条线索去采访,而是围绕一条主线,全面搜寻,多方涉猎,只要认为有价值,从不轻易舍弃,因此,他经常带着一条线索下去满载一串新闻回来。既使对一个细节的采访和一个场面的拍摄,都力争达到高标准、高质量。在2000年8月的一天,他来到      乡采访,当他看到当地村民通过引进新品种开展科学种田,大片大片的枸杞子获得大丰收,村民们在晾晒枸杞子时的高兴劲,及时抓拍了一幅照片,取名《火红的日子》。就是这幅照片两次获全国摄影大赛优秀奖。<BR>在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中,林志国从来没有忘记一个新闻宣传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他不但用他的笔、他的相机实事求是地报道靖远大地上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歌颂真·善·美,还时时刻刻关注弱势群体,关注民生,反映最基层老百姓的心声。2001年8月,当他得知      乡农民在购买种子时上当受骗,造成严重损失的案例时,他马不停蹄地在第一时间奔赴事发现场,了解事实真相,并拍摄了新闻照片《劣质种子坑死人》为受害农民伸张正义。这幅照片后来获甘肃省新闻摄影最高奖——甘肃新闻奖。<BR>    正是这种“乐此不疲”的敬业精神和“宁叫牛挣死,不让车翻过”的拼搏精神,使他把心血全部倾注到为党和人民当好喉舌的事业中去。1999年有一次他因病住院,就在手术前几天,他还以惊人的毅力下乡拍照、采访。手术后,腹部吊着负压引流器,他全然不顾虚弱的病体和劳累,还为正在召开的县政协六届三次会议留下了珍贵的图片资料。他对自已所拍作品要求很严,经常对着一大摊照片反复对比、筛选。质量不好的照片,从不出手。2000年,《白银风光》摄影艺术展入选了他的7幅作品,其中入选的一幅《铁木秀色》,他总觉得不太理想,竟然冒着38℃的高温天气,往返三百余里,再赴会宁铁木山,重新拍摄出自己认为满意的照片,换取了原来入选的一张。同志们无不佩服他这种吃苦耐劳、一丝不苟的敬业奉献精神。<BR>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来,林志国在新闻、摄影领域淋漓尽致地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在他从事的本职工作中,经常是新闻照片、电视摄像、文字报道三管齐下,对自己宣传报道的对象每一次的效果都达到最佳程度。近年来,他先后在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甘肃日报》、《白银日报》等国家、省、市多种新闻媒体上发表稿件6800多篇(幅、条)。为各级有关部门**有史料价值的靖远图片3600多幅。多幅摄影作品在全国、省、市等影展影赛中入选并获奖,多篇通讯入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党校《党旗下的儿女》优秀征文选编、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致富明星之路》等书并获奖。先后获国家、省、市、县表彰奖励30多次,被中共白银市委、市ZF授予“全市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多次被中共靖远县委、县ZF评为先进新闻工作者,并被《白银日报》社评为创刊以来第一批优秀摄影通讯员,被《现代摄影》、《甘肃经济日报》、《甘肃农民报》、《白银日报》等多家报刊聘为记者,被授予“德艺双馨”荣誉称号,“甘肃通”互联网(站)收录其传略及部分摄影作品。<BR>    2004年9月,林志国担任了靖远县委报道组组长,并当选为靖远县第八届政协委员,白银市第四届青联委员,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甘肃省摄影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现代摄影学会会士、甘肃省摄影艺术家协会会员、甘肃摄影艺术国际交流协会会员、白银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白银市新闻摄影学会理事。兼任《新农村报道》、《甘肃农民报》、《甘肃经济日报》、《现代摄影》、《青少年摄影报》、《白银日报》记者。<BR>    今天的林志国,和12年前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相比,可以说已经硕果累累,在全县乃至白银市也小有名气。但是,不管是熟悉他的人还是不太熟悉他的人,你从他的身上看不出任何的满足感,他还是如同12年前那样勤奋,那样执着,所不同的是在他的身上多了一种沉稳和成熟。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新闻宣传工作者,每天面临的都是新任务,新课题,每天都需要一种崭新的心情和工作态度,要是没有这种新的追求,新闻也就不成其为新闻了!”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身体力行的</FONT></FONT></FONT><BR><FONT size=4><FONT face="新宋体 "><FONT color=orange><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0.5pt">转载</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0.5pt">雨林木风</FONT></FONT><BR><FONT face="宋体 "><FONT style="FONT-SIZE: 10.5pt">原创区</FONT></FONT></FONT><BR></FONT></FONT></FONT></DIV>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1-15 23:26 , Processed in 0.045047 second(s), 9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