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澜天

[配乐朗诵] 【老树新芽 · 试读】长篇小说《活着》(余华著)连载汇总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物介绍

      小说中最先出场的是“我”——采风人。“我”一上场便是介绍自己的年纪(比现在年轻十岁)、工作(去乡间收集民歌)以及爱好等,让读者产生一个先入为主的念头:采风人就是小说的主人公。但是,笔锋一转:“这位老人后来和我一起坐在了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他向我讲述了自己。”接下去,就是以老人——徐福贵的视角讲述他这一生的故事。
      在《活着》中,“我”作为一个采风人共出现六次,其中除了第一次介绍自己是一个民歌的采风人占据五页篇幅之外,其他时间采风人出现的篇幅都只有一两页,大多数时间只是作为福贵的聆听者的角色出现。采风人“我”碰到福贵时,年纪不大,小说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岁数,只是以“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这位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我”这些语句来介绍,但是,读者也可以在其第一次的自我介绍中猜出,这应该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小哥儿。小说的巧妙之处恰恰也在于余华并没有明确指出“我”就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少年,而是通过情节的展开,从“我”跟村人的日常交流对话以及“我”的一些小趣事儿中慢慢显露出“我”的年纪。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鉴赏·主题思想
苦难主题
      苦难是余华小说的一大主题,《活着》中福贵的一生承受着巨大的苦难,父亲粪缸上掉落摔死、母亲重病身亡、妻子生病而死、儿子献血过多而死、女儿产后大出血死亡等等。《活着》的名为活着,但实际上所描述的是一件件死亡的故事,亲人的不断离开为福贵的一生带来了不间断的苦难。作者将所有的灾难全部集中在福贵一人身上,更能够引起读者对福贵的悲怜,震撼读者的心灵,越是描述主人公的苦境,越能体现出活着的意义和本质。面对不间断的苦难,福贵找到了缓解苦难的方法,那就是“忍受”忍受亲人的离去留下的悲痛,以忍受的方式不断与死亡抗争,只为了活着而活着,这是一种使命。作者想要传达的是生命中不存在幸福与不幸,生活就是静静的活着,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是生命的一种状态,人只有活着才有资格去经历,在死亡和苦难面前,我们要敢于直面,这也是生的一种使命,感受人生的辛酸苦辣,这就是活着。作者余华使用朴实的语言为读者讲述了福贵艰难的人生,在文本中福贵不断的遭遇苦难,为了活着顽强的挣扎着,我们在福贵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力量,福贵生存的力量来自于生命力和生活中点滴的温情,这些都是支撑福贵面对苦难坚韧不屈的力量。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鉴赏·主题思想
荒诞主题
      《活着》的死亡带着一种荒诞的气息。在小说中,福贵的儿子被拖着去救生孩子的县长夫人抽血至死,外孙是吃豆子撑死的。这些人的死亡都是无意义的,可不是没有缘由的。福贵经历了20世纪40年代的败落和奢靡,50年代的战乱将息,百废待兴,60年代的战线混乱。在物质和精神严重匮乏的年代,外孙吃多豆子撑死了,在饥荒年代人们因过度饥饿,见到食物无法控制,最后噎死。
      看似荒诞滑稽,可正是这样的社 会扼杀了无数人的生命,要么饿死,要么撑死,这是时代的悲剧。福贵的儿子因救县长的妻子输血过多而死,这样的“官本位”的意识,没有人权,没有自由,人民是达官贵人的奴仆,可任意指使甚至剥夺其生命,如此大环境下,普通个体无法生存。福贵一家,福贵是唯一的幸存者,历史的暴力,社 会的暴力“吃”光了他的家人。在荒诞的大环境下,他学会了如何“活着”。
      中国人有一些生存的智慧,就是平静、安定接受,接受的是大地所赠予的脚踏实地,对生活的苦难和荒诞的默默忍受。由此可见这是中国人所特有的一种面对荒诞、苦难的生存智慧,可是也透露中国人面对生命时的无奈与软弱。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鉴赏·主题思想
命运抗争
      在《活着》中,作者表现了一种面对苦难生活、面对死亡的可能的态度“人是为活着而活着”。活着不在于追求活着的意义,只关注“活着”本身。作者大胆地在作品中重复死亡,并用福贵的苦难经历告诉读者不要在痛苦的漩涡中颓废沉沦,要在苍凉中“忍下去”,在艰辛中“熬下去”,在寂寞中“活下去”。福贵在面对生活的苦难和不幸命运时展现出超强的忍耐力和承受力,而支撑他活下去的正是人性中的基本感情。余华通过真实淳朴的语言概括了人活着这一过程的全部意义和终极追求,这就是.《活着》带给人们的启示、感动与震撼,一种属于中国人的生死观,一部生命哲学启示录。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2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鉴赏·主题思想
人道主义

      《活着》是一部关注人生苦难及苦难中生命个体生存意义的写实作品。对于在极限生存状态下的生命个体为什么能活着,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个基本命题,小说《活着》给在苦难与不幸境遇中仍能活着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参照样本,从而透视出人类千百年来面对种种人生苦难仍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
      余华在充满苦难的生活中深刻地勾画着生之坚韧与生之乐观的复杂图景,在作品中以极大的温情细致地描绘出了种种人生悲情、磨难,同时又以激烈乃至“残酷”的形式表现出人在面对厄运时极为强烈的生存欲望。
      《活着》激起了读者逼真且亲近的记忆,然后又将人物推向极端的生命体验进而挖掘人性深处的闪光点,在这里普遍与极端的生命经验相结合构成了作品的现实感与文学性,读者在阅读故事的同时又对自身现实进行联想和反省,最终领悟到崇高的精神力量和温暖的人道主义情怀。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鉴赏·艺术特色
象征意义

      余华在《活着》的后半部分描写了一头牛,这头牛是在福贵的家人全部离开他之后买回家的,一头毫无用处即将死去的老牛引起了福贵内心的触动,就是在这头牛身上,福贵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吃尽了苦头即将暮年的老牛,这也正是福贵的写照;一个毫无用处、干活已经很吃力的牛,这也恰恰是福贵遭遇的困境;一个人人都认为即将老到死去的牛却奇迹般的又活了十来年,同样福贵也是这样。这头牛所象征的就是福贵,更是象征了这千千万万受尽苦难却依然盎然挺立的人民,在老人回忆的一生里先后经历了中国最特别的历史时期,可以说每一段都是使人民饱受磨难,《活着》中讲述的是一个“死去”的故事,从福贵的家人到朋友再到千千万万并不认识的同胞,一个接着一个的死去,使整部小说变得灰暗,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在那个灰暗的时代,在人们相继死去时,一定也还有很多国人像福贵一样,凭借超人的忍耐力活了下来,活过了所有人,这也使小说闪耀着的人性光辉。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鉴赏·艺术特色
叙事结构

      《活着》的成功,其关键因素在于连余华自己都意识到和表达过的叙述角度的调整。小说在叙事上采用了两个叙事结构的嵌套和绾合:“当下”的民间歌谣采风者“我”遇到老年福贵——听他讲述自己过往人生经历和故事,并成为福贵讲述他自己的故事的听故事者、记录者和转述者,但又不是以旁观者角度和第三人称叙述福贵的故事。
      作家和隐含作者让福贵在第二个叙事结构、也是《活着》的主体小说叙事里,采用福贵的第一人称叙述,作家和隐含作者都不过多甚至尽量不做主观性介入、不做叙述干预。尽量让小说主体叙事——福贵的人生经历和故事,以福贵的视角和眼光以及叙事声音,进行原生态呈现——这当然是小说叙述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余华终于能告别自己先锋文学时期写作,告别“虚伪的形式”。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鉴赏·艺术特色
质朴语言

      《活着》的叙述语言至简至朴。这是余华刻意追求的语言效果,他在华中科技大学演说时表示小说里的福贵的设定,是一个因为是地主家儿子念过三年私塾但仍没有什么文化的农民,根据这种身份设定,又因为小说其实就是他在讲自己的故事,所以他在讲述自已的故事的时候应该是用一种最简单的语言,如此谨慎的用语源自余华对写作语言的严格自我要求,表示对语言只有“准确”这一要求,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家的就应该学习鲁迅核能一样语言,简洁却有力,使语言发挥出最大的能量。叙述语言的简单与质朴,使得小说真实易懂,拉近了读者与叙述者的心里距离,加深读者的代入感,容易产生心理共鸣,至简的语言却意蕴深刻,这是小说跨越了读者的年龄限制,获得下至中小学生,上至耄耋老人阅读喜爱的秘诀。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鉴赏·艺术特色
现实书写

      《活着》以回忆的方式讲述了一部充满个人记忆与个体经验的中国当代历史,可就是这样一个充满历史沧桑感的民间故事却仍然给人一种很现实的感觉,而这种现实感又恰恰成为联通作品深层思想与读者内心感受的关键。
      首先,这部作品提纯了人生中最简单、最普遍也最完整的一个经验模式,那就是一个人从年轻到年老、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作品中福贵的一生经历了从富贵到贫穷,从赢到输,从恶向善的过程,几十年间他的身体受尽苦难与折磨,在精神和情感上也经历了可怕的炼狱。作品对历史的时间和细节进行适当的删减以此淡化了意识形态色调,在这里,人物被还原为一个纯粹的生存着的个体,历史也被抽象成命运偶然性和人生苦难境遇的一种形式,使得主人公福贵苦难悲痛的人生故事、纯净高尚的灵魂和乐观豁达的生存态度得以彰显。
      这样,福贵所经历的命运无常和苦难磨炼就不仅仅是对中国当代特定历史背景下劳苦农民一生的浓缩,更是对人类普遍的人生经验进行深度概括与提纯。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828)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24-7-20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1994年,《活着》获得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
      1994年,《活着》获得**《中国时报》十本好书奖。
      1998年7月,《活着》获得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2002年,《活着》获得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
      2018年9月,《活着》入选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
      2018年10月19日,获得“2018年中国版权金奖——作品奖”。
     《活着》同时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与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九十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1-23 02:51 , Processed in 0.060404 second(s), 10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