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6|回复: 28

[【现代诗歌】] 古诗新题 —— 云中锦书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1014) 鸡蛋(1)
发表于 2022-4-28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东西那有碍,出处岂虚心。晓入洞庭阔,暮归巫峡深。(唐.杜牧)


巫峡是谁的巫峡
我从未想过翻山越岭
但却一生,都在向你抵达

此刻,除了清风与明月
除却古道与秋水,四千洞庭之上
早已病入膏肓

而我选择在苍野中栖身
在诗句的病榻上 听你流经
你来,你去
都是欢喜
你聚,你散
都是意义

唐时浮影自是你的无心
千山暮蔼却是我的传奇
流水淙淙如是
蒹葭苍苍也是




【二】偏使衣裘润,能令枕簟凉。无心伴行雨,何必梦荆王。(唐.陈希烈)


唤醒一朵沉睡的云。今晚
所有聚积下来的月色,从枕簟到天山
一齐回涌南朝

不必等雁横天杪。只将梅花
赠予西风,将千树万树送还秋岛

天空会长出落霜的白
一杯酒,也正好滴入夜的空
然后你便可向一座城,一场迟来的大雨
说出蛰伏已久的语言

你斟一杯,楚水幽鸣
我饮一杯,四百八十寺落泪





评分

参与人数 2铜板 +100 收起 理由
七掬 + 50
三笑 + 50 好文章!泡杯咖啡继续读!

查看全部评分

鲜花鸡蛋

三笑  在2022-4-28 17:28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1014) 鸡蛋(1)
 楼主| 发表于 2022-4-28 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鸡蛋

三笑  在2022-4-28 17:28  送朵鲜花  并说:我非常同意你的观点,送朵鲜花鼓励一下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鲜花(171) 鸡蛋(0)
发表于 2022-4-28 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古诗新题 ——很新颖, 云中锦书——更深情!第一首代入感很强,第二首有参穿越之感!两首尾组皆有余味,尤其第二首,有苍凉悲壮之感,雾宝文采棒棒哒!

签到天数: 2987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鲜花(53) 鸡蛋(0)
发表于 2022-4-28 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一下,谢谢。

点评

谢谢来访~  发表于 2022-4-28 22:45

签到天数: 111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鲜花(22) 鸡蛋(0)
发表于 2022-4-28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云中谁把锦书寄,一痕相思入梦来。

点评

谢谢开心~  发表于 2022-4-28 22:45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6) 鸡蛋(0)
发表于 2022-4-2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云”在佛教中,谓之“无量”。众生芸芸,皆于六道,迷惑颠倒,如陷黑暗。若值遇佛缘,开示法语,破迷开悟,方云开雾散,重见光明。
“云”在道教中,曰之“山川气也”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就像云卷云舒,代表追随自然本性的精神气质。
在中国文化中,《诗经》之“云”,意为“众”。如“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天步艰难,之子不犹”,——看白云飘悠悠而想到时运之艰难,虽有几分惆怅,但这是索物而起兴,是表象的“云”。
《楚辞》里的“云”,则已比较个性化。如“飘云屯其相离兮,帅云霞而来御”。——云,岂是能相离?这是诗者思之离也。这里已具很强个性色彩,是象征的“云”。

其实想说的是,无论佛和道,亦或文化,对万物都有自己的理解,如此方能个性分明,释物于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6) 鸡蛋(0)
发表于 2022-4-28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首,诗把杜牧的《云》,诠释为人与人之间的来去和聚散,很多事我们改变不了结果,但我们可以感受过程。
人生中总有行进和静止,虽然“我从未想过翻山越岭”,即便有“千里暮霭”,但亦愿尽一生,去抵达,这才是“我的传奇”。
这里的“云”已经具有了象征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50 收起 理由
七掬 + 50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6) 鸡蛋(0)
发表于 2022-4-28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首
陈希烈和杜牧的两首诗,都是通过对云的描写,寓意环境所逼以致怀才不遇,诗人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不能展现。
这个寓意虽然与雾桥的诗没什么联系,但他们都用了同一个典故:
宋玉《高唐赋序》说,巫山之云,为神女所化,上属于天,下入于渊,茂如松榯,美若娇姬。

雾桥引以为喻,其第一首是取“除却巫山不是云”的象征意义,而第二首则伤感了许多。虚无缥缈的情感,落无实处,取“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象征意义。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50 收起 理由
七掬 + 50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6) 鸡蛋(0)
发表于 2022-4-28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总的来说
第二首可以视为第一首的基石,或者说是情感动力的源泉,两首诗回环往复,言而未止,余味袅袅。
情感就像“云深不知处”,所谓深处,是你若念起,我或有,远山千重。
行文就像是风,不在树荫下,就在麦芽上。唐诗与现代诗歌无缝衔接,象征手法运用的恰到好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46) 鸡蛋(0)
发表于 2022-4-28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雾桥对于唐诗的理解,令我刮目相看。这是我见过“古诗新题”写的最好的,极力推荐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4 10:03 , Processed in 0.066257 second(s), 25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