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61|回复: 32

闲聊,与绿地水池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9-12-15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田野的风 于 2019-12-16 00:39 编辑

冬天最适合围炉夜话,白居易有诗道:

绿蚁新醅酒,
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

绿地兄,隔屏相对,也来一杯不?
喝到半分醉,闲聊就不用遮遮掩掩了。

看你这么喜欢写诗,至少七八年光景了吧。
恕我酒后吐直言,看过好几篇,
感觉八年都没多大进步啊。
既然这么喜欢诗,八年里抽出一丁点时间
读读经典的一些古诗,也不至于这样。
哪怕就把小学、中学语文课所选的古诗,
读读也足于有所改观。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仄仄 仄平 平
白毛浮绿水,仄平 平 仄仄
红掌拨清波。平仄 仄 平平

郎朗上口,是因为

一句中:平仄相间
两句间:平仄相对

如果一句中都是平声或仄声,怎么读呢?
两句平仄要是都一样,就显得单调。

这些毛病在你的诗里俯拾皆是,举一例:


姑苏城头风云行,平平平平 平平平

....

寒山寺前枫桥迎。平平仄平 平平平
东山日出西山雨,平平仄仄 平平仄
虽说无晴却有情。平平平平 仄仄平

最后两句直接用刘禹锡的诗句
其实就无趣了,八行七言,用人家两行
最后一句修改的更是败笔。
本来人家平仄相间好好的

东边日出西边雨,平平仄仄 平平仄
道是无晴却有晴。仄仄平平 仄仄平

“出”字是古代的入声

我说是毛病,你说是新体。其实真是毛病。
旧时人为啥少犯这毛病,因为他们从孩童时代就背诗。
平仄相间早就成了习惯。

喜欢写诗这么多年,停下来,读读古诗。
你读一下红楼梦里黛玉教诗那一段,就能进步不少。

先读王维的五言,再读杜甫的七言,再读李白的。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来也会吟。
从你的诗来看,词汇量太贫乏了。真的需要读啊。

酒后直言,无怪。好话谁都会说,说了无益。
鼓励使人进步,指出缺点使人更进步哈。


评分

参与人数 1铜板 +30 收起 理由
黔中一叟 + 30 比这精彩的帖子还有木有!

查看全部评分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喝一杯,一起读读《红楼梦》

签到天数: 124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鲜花(41) 鸡蛋(0)
发表于 2019-12-15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黔中一叟 于 2019-12-15 23:04 编辑

现在论坛上敢于直言的人太少,所以,先为你的直言不讳而点赞,再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水池老友如有不同看法亦可提出来互相交流探讨。

点评

他叫我批评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5 23:59

签到天数: 1317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鲜花(13) 鸡蛋(0)
发表于 2019-12-15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田野的风朋友晚上好,在看你这个帖子之前,我正好在查阅【360百科——平仄】,这是你我之外的第三人看待“平仄”一说,我建议你看一看【平仄——平仄目的】。
另:你的这个帖子,我会安排时间细读。

点评

真要喜欢诗,就逼着自己学学平仄吧。再就是丰富词汇量。词汇丰富了,格律真不算个事。 不然,再这样写下去,还不如写记事文呢,你看你走过那么多地方,丽江,九寨沟什么的。 诗歌字数少,不懂诗歌的规律,很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6 00:04
来,先读读《红楼梦》吧。 第四十八回: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 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5 23:54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地水池 发表于 2019-12-15 23:28
田野的风朋友晚上好,在看你这个帖子之前,我正好在查阅【360百科——平仄】,这是你我之外的第三人看待“ ...

来,先读读《红楼梦》吧。

第四十八回: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 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 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本旧诗, 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 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 听你一说,原来这些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 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 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香菱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 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 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 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 然后再读一百二十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 先有了这三个人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 你又是这样一个极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香菱听了, 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黛玉听说,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 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院中,诸事不管,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 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两个要点:

1,别拿古人的不合规矩的诗说事,香菱都一下明白了。那是奇句,不以词害意。
2,读王维的五言,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象思维,情景交融。写诗入门就容易了。
3,这样,绿地不用一年的功夫,就不愁不是好诗翁了。




点评

《红楼梦》里不管是谁的主张,那是曹学芹的观点,姑且听之。学写诗看《红楼梦》,那是笑话。我倒是很希望能劳驾你去看看绿地水池的《关于古风新体诗阐述》,那里有我写古风新体诗的立场、观点、方法;而桑士达的文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6 17:32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5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黔中一叟 发表于 2019-12-15 22:54
现在论坛上敢于直言的人太少,所以,先为你的直言不讳而点赞,再说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水池老友如有不同看 ...

他叫我批评的

点评

他这个人万分的执着,我劝你就此打住吧,争论下去只会伤了和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6 18:45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绿地水池 发表于 2019-12-15 23:28
田野的风朋友晚上好,在看你这个帖子之前,我正好在查阅【360百科——平仄】,这是你我之外的第三人看待“ ...

真要喜欢诗,就逼着自己学学平仄吧。再就是丰富词汇量。词汇丰富了,格律真不算个事。

不然,再这样写下去,还不如写记事文呢,你看你走过那么多地方,丽江,九寨沟什么的。

诗歌字数少,不懂诗歌的规律,很难写出你畅游的细节和心情的。

用最朴素的白话文记事叙事,都会很耐看的。

真的。你把过去写的诗歌,变成一篇篇小记叙文,都能很耐看。

点评

真是不好意思,我邀请你却忘了给你地址。绿地水池的《关于古风新体诗的阐述》在中画网【古典诗词】版块子版【赏学诗苑】能找到。对于这个帖子,我是真诚地希望能听到各种不同声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7 13:13
你若认真地看了绿地水池的《关于古风新体诗的阐述》及附文,你一定会发现你的建议可以算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玩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6 18:08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别让我写诗啊,。我的词汇量也少。
尽管我知道点平仄格律,无论近体诗词还是自由诗,
都写不好。不仅词汇量少,思维也不够开阔跳跃。
只能偶尔写写大白话的日记流水般的游记之类的。

点评

有一句俗话,叫做“看人挑担不吃力”。我不喜欢现代人仿照古人写什麽格律诗,我不愿意给自己戴上平仄的枷锁,更不愿意为别人也戴上平仄的枷锁。所以我就试着写自己的诗,我用作品说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28 14:17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看你那么喜欢写诗,才说了这些。不是毁人不倦,是真心希望你能写出更好的诗歌。

好了,争论要不要平仄没任何意义。因为无论你在乎不在乎他

只要你写出来一行字,那平仄就在那里。

然后我们就会按照平声还是仄声去读

平仄不和谐,读的我们难过一些罢了。

不过就这样,也不会影响到中国诗歌文化的进程。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9-12-16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哎呀,昨天家兄来访,多喝了几杯,于是就在论坛说多了。检点一下昨天的胡言乱语,发现多有太“直白”之语,绿地兄如有不适,还得原谅一二。


看到绿地兄在一个帖子里说到《全唐诗》,里面没有平仄二字。这个再解释一下:

《全唐诗》是清人编撰的诗歌集,集的是诗歌,有关诗歌的理论,要看别的书了。
另外,古人很少争论平仄,原因在于。他们都是童子功,从小就明白平仄。
古代没有汉语拼音,也没有标点符号。怎么学的呢?

从韩愈的《师说》里我们大概能知道:

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后来的《声律启蒙》、《笠翁对韵》都是儿童时期的教学读物。


平仄对仗押韵,都是童子功,不然
香菱也不会那么短时间就能写出黛玉认可的诗。


其实说这么多,也仅仅只是针对你的七言诗句里面
常常有一句六七个平声或者仄声,这种读起来不舒服的情况
其他意境什么的还都不涉及。


而这个毛病,改起来其实也非常容易。
我们听外国人说中国话有时就感觉很奇怪
因为他们没有四声,一句你吃饭了吗
他们会说成:泥池翻了妈(都是平声,别扭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4-12-27 16:30 , Processed in 0.062853 second(s), 23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