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98|回复: 3

古老精美的国粹——皮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7-3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皮影艺术起源于何时,民间传说不一。其中以殷商说为最早。皮影戏发祥于中国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顾名思义,皮影是采用皮革为材料制成的,出于坚固性和透明性的考虑,又以牛皮和驴皮为佳。上色时主要使用红、黄、青、绿、黑等五种纯色的透明颜料。正是由于这些特殊的材质,使得皮影人物及道具在后背光照耀下投影到布幕上的影子显得瑰丽而晶莹剔透,具有独特的美感。沿袭传统戏曲的习惯,皮影人物被划分为生、旦、净、末、丑五个类别,更加特别的是,每个人物都由头、上身、下身、两腿、两上臂、两下臂和两手十一件连缀组成,表演者通过控制人物脖领前的一根主杆和在两手端处的两根耍杆来使人物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在中国,不少的地方戏曲剧种都是从皮影戏中派生出来的,而皮影戏所用的幕影演出道理,以及表演艺术手段,对近代电影的发明和现代电影美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如今,中国皮影被世界各国的博物馆争相收藏,同时也是中国政府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相互往来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皮影艺术在中国乃至世界上拥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但是,皮影戏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当年的制作和表演艺人如今都已年逾百岁,这门精湛的技艺眼看着就要失传。而当今,越来越多的娱乐方式使得皮影戏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落千丈。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皮影戏在中国的继续发展?我们怎样才能拯救这门璀璨的艺术,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呢?

无疑,传统的皮影戏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这也是它适应如今快节奏社会最大的障碍。皮影精雕细琢,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倾倒了无数的艺术家,却给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一个影人的制作要包括制皮,描样,雕镂和上色等十余道工序,这些复杂的工艺足以花去一个手工艺人数星期的时间,还不包括这期间因任何一个小错误而导致无法修改,全功尽弃的可能性。同时,成品的保存也是一个难题,长时间的日晒会使颜料褪色,温度的湿热变化也会造成皮影的变形。这对强调批量生产的工业化社会来说无疑都是致命的弱点。

皮影戏对表演的技艺也有很高的要求,表演者除了要能一人控制三、四个影人的动作,还要密切配合场上的配乐,兼顾旁白,唱腔。要练就过硬的皮影表演功底,除了需要师傅言传身教,更加需要勤学苦练,积累大量的实际表演经验,由此可见,要培养表演人才,甚至最终能组成一个皮影剧团,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也正因为这样,全中国目前仅存的皮影剧团屈指可数,而且都集中在文化生活较为贫乏的山区及农村。这样的表演方式及传播渠道显然无法让皮影戏走入城市,乃至走向世界。

追究其中国延续至今的民间传统工艺中所留下的韵,为沉淀的中国情节染一份怀旧感。皮影俗称“灯影戏”,又有“电影始祖”之美称。皮影戏在中国存在历史久远,而相传皮影戏产生于汉代,汉武帝因丧妃之痛而身患病疾久治不愈。宫中名为少翁之人以素纸剪成李氏人形,将纸放在灯前投影到帷幕上,武帝看后,似见到爱妃一般,病渐好。至此皮影戏有了最初形态,而后所用材料多为皮制并配以音乐、唱腔等演艺形式,多元化发展。

竹竿支撑,规则抖动或穿插移位令“人物”行动自如,而这一切都需要借助光源,将影子投放幕上。精湛技艺配合完美剧情成为当时炫耀豪华享受。而皮影艺术自十三世纪元代开始便已流传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作品,将足迹留在英、法、德、意等亚欧各国。

皮影艺术流经我国广阔疆域,而时代演变后它也渐渐推出了舞台,传统走向遗忘。当人们再次提及这种民间艺术,思绪即将回归古老,将视线定格在那段昏黄灯光下皮影晃动的简易舞台上,苍老或婉约的声音中表演着某段戏曲节选亦或古旧的木凳发出历史的悠声,仿佛记录着皮影时代的过去现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签到天数: 244 天

[LV.8]以坛为家I

鲜花(3) 鸡蛋(0)
发表于 2008-7-31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原做皮影

该用户从未签到

鲜花(0)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8-7-31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里滴意思偶滴8明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中画网 ( 蜀ICP备11021737号-2 )|网站地图

GMT+8, 2025-1-6 03:38 , Processed in 0.052741 second(s), 11 queries , MemCached On.

上网要文明 发言要理性

Powered by Discuz! © 2008-2023 YinHuaBBS.C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