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从着重军事称霸到**、经济、军事全面称霸
美国在以往较长时期追求的霸权目标和对他国采取霸权主义的方式,多是着眼于军事领域。他们认为,只要军事上能够争雄称霸,就可以达到掠夺殖民地、抢占市场和推行自己**制度的目的。因此,多年来持续扩张军备,在军事上谋求与保持对其他国家的全面优势,并主要寄托于大规模的军事侵略。冷战时期,美国只是西方世界的领袖,由于害怕苏联的强大军事力量,美国一直避免在战场上和苏联迎头相碰,美国一般不在欧洲向苏联的利益提出挑战,双方的势力范围有明确的界限划分。到了冷战结束之后,由于美国的综合国力和美军的军事较之其他国家有较大的优势,美国把自己的霸权目标和称霸的范围大大扩张,直接追求包括**、经济、外交、军事在内的全面霸权。
在**上,霸权主义不承认人类****生活多样化的现实和各国人民有权选择自己的**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和自由。总是以“舍我其谁”的姿态,妄想充当世界的领袖,并以本国的**制度和价值观作为衡量其它国家好坏的**标准。进入上世纪90年代,美国就宣称应该建立以美国的**制度和价值观为标准的世界新秩序。美国舆论声称21世纪仍是“美国世纪”。为了实现**领域的霸权主义的野心,经常打着维护“人权”、“民主”、“人权高于主权”和防止“人道主义灾难”的名义,干涉别国内政。而当别国理所当然地维护自己的主权时,它就动用武力来压服。如果美国所鼓吹的美国式的民主、自由真是善意和真诚的,那么,非洲大陆有几亿人处在贫困、疾病和死亡的直接威胁下,以美国的富裕,对此应该也可以有所作为的。美国向全球推广美国式的人权,首先就应无条件地支援那些骨瘦如柴的孩子、绝望的中年人和双眸灰暗的老人,帮助他们过上人应该过的那种生活。然而,美国没有也不肯这样做,他们对人权的追求只能是对霸权的追求。南联盟、伊拉克人民曾在狂轰滥炸下面连生存权都得不到保障,何谈什么人权?
我们曾记得,1989年,美国因不喜欢巴拿马国内的政权由诺列加执掌,就以代号“正义的事业”行动,发兵巴拿马,将巴拿马国家总统诺列加捉拿到美国审判,并在巴拿马建立符合美国利益的“民主”制度;1994年,美国因不喜欢上台执政的海地国的军政权,就对2000公里之遥的海地发动了大规模的空降作战行动,逼使海地军政当局在美国空军的空降运输机群进袭途中被迫答应交权;1995年,美国请命联合国出兵索马里,名义上是进行救灾和平息战乱,而实际上是对不合其意的索马里全国联盟主席艾迪德领导的武装派别进行追杀,并以2.5万美元悬赏捉拿艾迪德;在中东,因为美国把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视为眼中钉,就拨出9700万美元经费,公开声称要千方百计用来搞垮萨达姆政权。不顾联合国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人民的反对,以强凌弱,侵占了伊拉克,推翻了萨达姆政权。
在经济上,美国本来凭借高达7000亿美元的外来资金刺激本国经济,大大增强了对外金融地位,已经实际上对许多国家处于经济占领状态。但它还不满足,它在与别国的经贸关系中,也是霸气十足,不管对亚非国家还是欧洲国家,经常进行不平等贸易,并动辄对别国搞禁运,或使用所谓301条款的国内法对别国进行经济制裁。
美国对南联盟空袭也是为了试验新武器,大量倾销积压武器。据悉,美国**商积压的武器价值至少达300亿美元之巨,这些已经过期或将要过期的武器弹药,如果不能出手,自己销毁就需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发动战争既为美国**商提供抛售过时和积压武器的良机,也推动了本国经济发展。从二战以来,美国每次都借战争大发横财。在他国土地上燃烧战火,每次都能给美国带来经济上的旺盛。在二战中,美国的**商们获得了2000亿美元的武器订单,一举奠定了成为超级大国的物质基础。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也是如此。冷战中,美制武器是北约各国的制式武器,**工业产销两旺,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海湾战争又为美国的**商提供了生财的新思路,在海湾战场上大显身手的高技术兵器,像“爱国者”防空导弹,在战争结束后立刻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海湾战争结束8年后,美国**制造商生产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但投入实战的不多,不少武器已经超过或即将超过使用期。北约使用的80%的武器来自美国提供,对南联盟的战争,全世界的电视台都在不断播放美国武器的镜头,为美国**大做免费广告。战争期间,美国的道—琼斯指数上涨了10%,刷新了7项新纪录,而长期在低谷徘徊的“垃圾”**股票,更是不断攀升,接连创出新高。美国自己就承认它要在南联盟战场上试验新武器,并通过战争推动军事工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对新兵器进行实战检验;另一方面将巴尔干当作新式武器展销会,而且是带实战效果的展销会,以此来吸引世界各地的**商。对战争的恐惧会促使许多国家大力发展军备,购买新武器,主要是购买美国的新武器,这样,就为美国经济注入兴奋剂。1996年以来,美国每年军售额占全球总数的一半以上,超过150亿美元。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要求国会在本年度批准追加60亿美元的紧急预算,用于对南联盟的空袭行动,结果他得到了155亿美元,美国的**制造商们又捞到了一次绝好的发财机会。西方军事专家估计,对南联盟的战争会导致世界**市场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美国的市场份额会上涨10%至20%,即增加20亿至40亿美元,美军在战争中的所有开支都能收回来。这就是说,南联盟上空横飞的导弹,让美国的**商们财源滚滚。美国一些人以中美贸易逆差为由和制造中国人“窃取美国的核技术”的谎言,在贸易问题上对我国施加压力。1999年上半年,朱熔基总理专程到美国访问就这一问题讲明事实真相。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上,美国等西方国家从中作梗,提出种种苛刻的条件,无理要求我国承担过多的义务,致使我国经过13年的艰难谈判,才加入到这一机构中来,许多参加谈判的专家们由黑发人谈成了白发人,谈判的时间太长了、太艰难了。
美国一方面散布“中国威胁论”,一方面加强日美**、军事合作,另一方面也在蓄意制造中国的分裂。在朱熔基总理访美期间,美国《时代》杂志明目张胆地提出“**——中国的科索沃”的**论调,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美国一些政客鼓吹“人权高于主权”谬论,在他们看来,哪个国家不接受美国的人权观念和价值观念,违背美国的战略利益,就可以对其实施经济上的封锁制裁和军事上的狂轰滥炸,这完全是一派强盗逻辑。“人权高于主权”的实质,就是要使美国用军事手段干涉其他国家内政的做法“合理化”,也就是使其他国家既无主权,也无人权,只有美国的霸权。美国众参两院借我国1989年那场**十周年通过所谓的“六·四人权决议案”,充分地说明了美国借人权为由,企图在我国制造不稳定因素。所以我们说要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稳定放在压倒一切的地位来对待,就是不能让美国的阴谋得逞,不能断送掉我国20年来改革、发展的成果。
当然,美国人也知道全面称霸的支柱是军事霸权,因此始终没有忘记强化军事方面的优势地位。在世纪之交,美军提出21世纪初期的军事战略构想,力图建设一支平时能摄服、战时能决胜、在世界任何冲突中都能压倒对手的强大军队。为此,美国大幅度增加军费,并特别拨款,使“星球大战计划”死灰复燃。1990年,美国的国防预算为2639亿美元,人均超过960亿美元;而中国的国防预算只有87亿美元,人均还不足7美元;1997年,我国的国防预算不到100亿美元,仅占美国的2.5%。1999年美国的军费达2762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五分之一,对南联盟战争又增拨155亿,1999年美国实际军费达2879亿美元,约为欧盟、日本、俄国、中国军费总和的1.5倍。2003年,美国的军费已达3800亿美元,2004年将超过4000亿美元,而我国1999年的军费约1400亿元人民币,合美元不足170亿。到2003年,我国的军费约有200亿美元多一点。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西方国家还制造“中国威胁论”,指责我们增加了军费,影响了亚太地区的稳定。而在国际裁军的大背景下,美国及北约主要成员国年军费额高达4700亿美元,投巨额军费完全是为了发动战争,增强军事实力。美国国务卿曾明言:不使用美国的超级军事力量,拥有它又有什么用?在空袭南联盟战争中,美国投入战场的飞机多达769架,如1架B—2隐形战略轰炸机从美国本土起飞赴南联盟轰炸一次至少花费4.5亿美元。从空中和海上发射的巡航导弹,每枚造价100万至200万美元,仅1999年3月24日开战第一天,美军1小时内就发射巡航导弹100多枚,价值高达1亿多美元;精密的激光制导炸弹每枚10万美元,1枚“阿姆拉姆”空空导弹38.6万美元,1枚“哈姆”空地导弹20万美元。B—2隐形轰炸机的造价为每架20亿2千万美元,F—117隐形战机每架为4500万美元。美国21世纪的军事战略的核心,就是通过核威慑下的高技术军备和信息战,建立绝对的军事优势和强大的军事威慑,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对任何国家进行军事干涉或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在军事斗争准备上,美军始终强调要“保持一支以核武器、航空母舰、高性能作战飞机和坦克等其他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主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全能军队’”。
美国政府官员近来在一系列问题上狂妄地表示:“美国和别国就是不一样,美国能做的别国就不能做。”“俄罗斯是斗不起美国的。”美国的专横和强权,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已经严重地威胁到他国的安全。
三是从单一“伐兵”发展为多种手段兼用。
在人类发展史上,一些霸权主义国家实现自己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伐兵”即攻城掠地的战争形式直接进行“夺取”。但一味明火执杖的形式,理所当然地要受到被侵略国家和人民的激烈反抗,霸权主义国家也常常为此付出惨重代价。因此随着人类**的不断前进,像美国这样的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学得比过去更“精”了。他们从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引出的重要教训,就是不能光靠军事手段,而要推崇我国的孙子兵法,多种手段兼用,力争“不战而屈人之兵”。因此,近些年美国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时,总是先装扮成世界和平天使和自由民主卫士,极力施展“伐谋”、“伐交”之术。而当游说施压无效时,再进行步步升级的军事威慑,当军事威慑无效时,则凶相毕露,大动干戈。外交、威慑、实战三个环节统筹兼顾、交错使用、适时转换。
1995年8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波黑塞族进行“精选力量行动”大规模空袭作战前,就反复进行了外交斡旋,威慑逐步升级,要波黑塞族撤出萨拉热窝周围20公里内的重武器。在进行第一天的空袭之后,又给波黑塞族留出了接受北约条件的机会,当外交和威慑无效时,又接着进行大规模的轰炸,直到作出一个“代顿协议”。美国在南联盟科索沃问题上,更是故伎重演,并表现得更为淋漓尽致。在伊拉克战争中,开创了一个绕开联合国使用武力颠覆一国政权的恶劣先例。
现代霸权主义的扩张、干涉和侵略行径,不是西方国家少数人的个人行为,它是某些国家**制度、价值观和国家实力基础上的、并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因而是时代的产物,是世界上发生战争和不得安宁的主要根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对南聪明赤裸裸的侵略行径及其近十年世界上发生的局部战争和军事冲突说明,“战争是**的继续”和“最高形式”的原理并未过时;霸权主义的本性并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不要寄希望他们回头是岸,立地成佛。
二、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图谋
时下,人们爱议论研究国际“热点”。而研究国际“热点”往往成了研究美国战略。无数事实表明,只要美国介入某一地区或干涉某一国家内政,就会使问题复杂化,就会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就会成为国际“热点”。美国地处北美,距其它洲较远,为在全球推行霸权主义,目前已在全球建立了四个主要基地,为美国实现全球战略提供方便。
欧洲基地是英国。英国处于欧洲的前沿。对美国来说,以英国为基地前进可到达欧洲腹地,制约欧洲,后退可以迅速脱身。
中东基地是以色列。二战后,美国以经济援助和提供武器的方式将以色列纳入自己的战车,其战略目的是利用以色列的种族关系控制阿拉伯国家,以获取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和经济利益。
东北亚的基地是日本。美国与日本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扶植日本加强军事力量。美日还共同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企图利用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力量,来控制亚洲部分。
东南亚的基地是菲律宾。在冷战时期,美国在菲律宾建有亚洲较大的军事基地,并长期驻守军队。近期美菲关系融合,菲律宾重新向美开放军事基地,并准备进行军事联合演习。
美国在亚洲建立两个基地的目的,旨在通过日本和菲律宾从两个方向形成对亚洲的合围,以实现控制亚洲,并为直接威胁和介入亚洲事务创造战略条件。
冷战结束后,特别是最近一个时期以来,美国依仗其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旨在称霸全球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试图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在美国的这一战略企图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其“东扩西进、控欧制亚、称霸全球”的“东西呼应”战略:一方面,美国在欧洲极力强化军事集团,推进北约东扩进程;另一方面,在亚洲发展双边军事合作,强化日美军事同盟,推动日美安保条约西进。正像一些舆论指出的那样,北约集团东扩和日美同盟西进,已经成为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一对“双胞胎”。
第一、领导世界,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的痴心梦想
美国的全球战略贯穿了要建立“世界领导地位”的一贯梦想。早在二战刚刚结束,当时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就制定了美国主宰世界的战略目标。之后,美国历届总统一直将称霸全球的战略思想奉若神明。
冷战结束后,作为苏联继承人的俄罗斯实力大减,已很难成为制衡美国的一支力量,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经济、军事、科技乃至外交领域的实力都是第一位的,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与之抗衡。据有的资料表明,美国今天的强大是当年德国希特勒的功劳,因为当年德国人灭绝犹太人种,迫使大批犹太人科学家、包括著名的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都跑到美国去了,使美国积聚了一大批科技力量,使美国的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成为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可以对美国及北约进行制衡。这使美国觉得应抓住这个历史机遇,发挥世界领导作用,建立美国领导下的国际新秩序。因为美国新战略对近期形势的判断较为乐观,认为2015年前,不会出现前苏联那样的强大对手,“全球战争的威胁大大减小”。但2015年后,可能出现类似前苏联那样的强大对手,如崛起的中国,复活的俄罗斯。所以必须从现在起到2015年之间,抓住这个建立战略优势的有利机遇期,抓紧时间主动“营造”一种面向21世纪的“绝对的战略优势”,以保证维护美国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于是美国开始挑战联合国的权威,挑战和平与发展的世界潮流。克林顿总统上台后,明确提出美国的战略目标有两个:一是美国必须行使在全世界的领导作用,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美国政府要员曾在多种场合表示:美国在21世纪的目标是要“领导整个世界”。美国**强调,21世纪美国外交的立足点是,世界“必须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二是美国必须保证在进入21世纪后,仍将是全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是全世界“推进和平、自由和民主”的最强大力量。在这一战略思想指导下,1995年2月,美国正式出笼了所谓的“参与和扩展战略”。这一战略以“经济安全、军事实力和全球民主化”为三大支柱,其核心思想是利用冷战后国际力量的失衡,巩固和扩大西方对**主义的“和平演变”成果,加强介入和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的力度,扩展西方“自由世界”,不容许出现对美国“领导地位”构成挑战的国家,进而确立美国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国通过冷战胜利加大了与其它强国的实力差距,为其实现领导世界的图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美国凭借从冷战中继承下来的庞大军事遗产,加紧进行战略部署,以期形成一个“单极独霸”的战略态势。
为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的既定目标,谋求建立与实现美国全球战略相适应的军事优势,完成军事战略从“冷战型”向冷战后型的转轨,强化应付地区危机和冲突的能力。克林顿政府于1997年5月又提出了塑造对美有利的国际安全环境,随时对各种危机作出反应,为对付未来不确定的挑战做好“塑造、反应、准备”的新军事战略,以推进其军事革命,并确立21世纪美国的“绝对军事优势地位”。该战略强调军事力量在“和平时期参与”的功能,立足打赢几乎同时发生的两场地区性战争,强调提高美军全球应急反应和兵力投送能力,使美军成为“装备最精良、训练最有素、准备最充分的军队”,以便为美国实现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军事保证。
纵观美国全球战略的发展过程,人们不难看出,美国的梦想是谋求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成为世界霸主。所谓“参与和扩展战略”,实际上就是一种“干预与扩张战略”。可以说,北约空袭南联盟、美英军事占领伊拉克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的一次预演,是在称霸世界的“大棋局”中所策划的重要“一着棋”。
第二、东扩西进,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的拙劣伎俩
冷战结束后,美国认为,在2015年之前,美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为此加快了称霸世界的步伐。而美国政要深知,要想称霸世界,不控制住欧亚两大战略区是不行的。于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欧洲搞北约东扩,在亚洲搞日美西进,妄图以这种“东西呼应”的策略控制欧亚,称霸全球。
二战结束后,法国一直希望在欧洲事务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热心于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可是,战败的德国却对法国力求领导欧洲的追求颇为不满,所以坚持美国应在欧洲安全和建设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这就使美国钻了空子,为重新控制欧洲提供了特殊机会,通过维持美欧联盟,可以缓和欧盟经济一体化与美国的经济矛盾。美国以“救世主”身份驻军欧洲,不仅挤进了欧洲大陆,而且还当上了北约集团的盟主,从而部分实现了控制欧洲的目的。由于“欧洲是美国在欧亚的至关重要的地缘**桥头堡”,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主要依靠力量,因此克林顿、布什执政的期间内继承了前任的对欧方针,一方面加强了与西欧盟国的关系,另一方面利用俄罗斯的虚弱地位,大踏步地推进北约东扩,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到前苏东地区,从而为其实现控制整个欧洲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在欧洲,在美国主导下,北约实现了“三个扩大”,即成员国扩大,军事行动范围扩大和军事职能扩大。在欧洲大西洋一线,美国利用俄罗斯战略退却形成的力量真空,通过东扩挤压俄罗斯战略空间。北约东扩的主要目的是美国企图阻碍俄罗斯恢复它在东欧地区的传统势力范围,将原华约国家全部扩进北约盟内,从根本上制约俄罗斯“东山再起”。多数中、东欧国家出于不同的考虑,都不同程度地暴露了入盟北约的意愿。如果美国的东扩目的达到,北约成员国可能由现在的19个增加到25个、30个,甚至40个,到那时候,美国更无所顾忌,便可以架空联合国,用北约来取代联合国的作用,可以实现美国“单极独霸全球”的美梦。但是,北约东扩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与俄罗斯关系密、且又在北约东扩之路上占据重要战略位置的南联盟敢于对北约说个“不”字,被美国视为东扩路上的“绊脚石”、一颗“钉子”。美国认为,你不在“和约”上签字,不让北约军队进驻,我不能兵不血刃地把你扩进来,那就只有找借口通过战争把你扩进来。这就是北约8个成员国家联手对弱小的南联盟大打出手的再明显不过的真实目的。
在亚洲太平洋方向,通过修订美日安保条约,强化美日军事同盟,达到控制整个亚洲的目的。亚洲是美国进行全球前沿部署的重要区域,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早在日本战败后,美国通过对日本的占领,使自己的“卒子”越过了河,还通过缔造双边防卫合作条约——美日安全保障条约,在亚洲保持了重要的军事存在,并把日本牢牢地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冷战结束后,随着亚洲的崛起,在世界战略格局中地位的不断上升,美国对亚洲的关注日益增大。1993年克林顿上台后,一反惯例,首先出访亚洲,并在访日时首先提出了建立“新太平洋共同体”,表明美国比过去更加重视亚洲的地位和作用。
东西呼应,构成了美国的全球地缘战略大框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的武装入侵正是美国上述布势的一部分。其核心目标就是进驻科索沃,南联盟若在朗布依埃协议上签字,美国主导的北约军队将兵不血刃地进入;若拒绝签字,北约军队将依靠轰炸强行进入。而一旦北约军队占领了科索沃,就等于占领了巴尔干地区的经贸和**市场,向东可直通独联体,瓦解俄罗斯对独联体的控制,进一步限制俄罗斯的发展,遏制俄罗斯由黑海进入地中海的咽喉要道,把俄罗斯挤出巴尔干地区,阻止其西进南下,消除对北约的威胁。向南可使北约力量直插中东与中亚,加强对产油国的控制,保护美国的石油利益。一旦美国“摆平”了欧洲,它必然会腾出手来经营亚洲。在亚洲,主要以中国为战略对手。美国现在对中国采取的策略是限制向中国出售高技术,这既是为了延缓中国的现代化,也是为了防止增强中国的军事实力。美国绝对禁止向中国出售高技术,甚至把一些民用技术的商业性合作同“美国国家安全”挂起钩来。1999年美国正式发布禁令,禁止休斯公司向我国出售移动卫星,理由是防止中国得到“可能有利于其军方”的先进卫星技术。美国一些政界人物宣称“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挑战,莫过于对待中国的崛起”。美国前国防部长佩里在《预防性防务》一书中,把所谓世界上对美国的威胁分成三个级别,其中A级是危及美国生存的威胁。他认为,中国的迅速崛起,成为**、经济和军事强国,势必对其他太平洋强国构成挑战,对美国、日本及其安全盟友尤其如此,中国可能敌对性地,而不是合作性地参与国际体系,会成为对21世纪美国和国际安全的A级威胁。坚持把中国作为战略对手。
从北约东扩到强化美日军事同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意图,采取东西呼应的战略,在西方抓北约东扩,意在控制欧洲;东边抓美日安全合作,意在控制亚洲。通过东西对进,分进合击,控制欧亚两大战略地区,最终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第三、借助“两约”,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的两大工具
北约是产生于东西方冷战时期的产物,1949年4月4日,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公约,8月24日北约正式成立,1999年3月12日,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成员国由16个增至19个。北约按照它原来的职能,只有当成员国受到外来侵略或武力威胁时,才能采取“集体防御”性质的军事行动,而且只限于成员国领土范围之内,并要事先得到联合国的批准。北约是当时美国为了对付苏联后来成立的华约集团而建立的军事联盟组织。冷战结束后,北约失去原有的战略对手,理应解散,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但美国看到欧洲国家不仅在**上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独立自主倾向,在军事上采取了一系列摆脱美国控制的举措。然而冷战结束后的欧洲,动荡和战乱不断,欧洲又无力单独解决这些冲突,这就为美国继续驻军欧洲提供了借口。美国为了达到继续控制欧洲,实现其继续领导欧洲,进而称霸世界的战略目的,提出了建立以北约为主导的欧洲安全新格局构想,企图把北约由西欧的“保镖”改造为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警察”,为此提出了所谓的北约“新战略概念”,明确规定应对成员国之外出现的可能导致危机的动荡进行军事反应,而且不必事先征得联合国的授权。这就意味着,在美国的操纵改造下,北约的性质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一个防御性组织变成了一个进攻性组织,军事行动范围扩大到北大西洋以外。美国为达此目的,深谋远虑的一项计划就是推动北约东扩,目的是把中东欧国家和部分前苏联加盟共和国都融入到西方体系中,进一步挤压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使其不能东山再起。美国发动对南联盟的战争,是它企图以“国际宪兵”和“世界警察”的角色进入21世纪的一次战略试探和实战演练。也就是说把南联盟作为北约“新战略概念”的试验场,表明北约今后将成为美国推行全球战略的一个最有力的军事工具。
美日安全联盟是美国亚太战略的基石。美国一再强调美在亚太“继续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持以条约形式确认的联盟和在日本、韩国以及整个亚太地区的前沿军事力量”,并以此作为“亚太地区安全保障核心”。为此,克林顿、布什执政以来,美日两国不断加强安保合作,并不断对美日军事同盟重新定义。1996年4月中旬,克林顿访日时与日本**签署了《美日安全保障联合宣言》等文件,1997年9月,双方又修订出台了新的《防卫合作指针》。通过强化美日军事同盟,达到控制整个亚洲的目的。不久前,日本还就落实上述条约通过了相关法案。根据两国新的安保条约规定,把中国作为假想敌,美日防卫合作的范围将扩大到包括我国**在内的整个亚太地区,露骨地干涉我国内政。同时,美国还与日本商定就建立战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进行联合研发,还妄图把**也拉入在内。此外,美国还进一步加强与亚太其他盟国的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并积极向中亚、蒙古地区渗透,力图在亚太地区建立“亚洲版小北约”。美国的目的很明确,不仅仅是针对所谓“来自朝鲜的威胁”,而更多的是为了遏制中国,以对中国和俄罗斯这两个它所认定的21世纪的“潜在对手”形成围堵,最终实现以其为主导的亚太战略目标。
美国为了谋取世界霸主地位,推出了跨越两洋,依托“两约”,控制两洲,称霸世界的新全球战略图谋。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是美国战略企图的总暴露。由此可以说,在科索沃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失掉的是战略。
第四、争夺资源,是美国实现全球战略主要图谋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充满了争夺资源与生存的历史。从奴隶**的占地掠奴,到十字军东征,拿破仑的讨伐征战,希特勒的“闪击”欧洲,直至美苏冷战时期的争夺势力范围,无一不是为了争夺资源和更大的生存空间。而美国此次在南联盟的舞刀弄枪,全力推动北约东扩,也是它为争夺全球资源而使出的重要一招。
据联合国统计,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能维持10亿人比较富裕地生活,被称为“金10亿”。到目前世界人口将突破80亿。众多的人口本已使地球资源十分匮乏,且这些资源的分配又极不平衡。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而资源消耗最高的地区却是北美和西欧。以美国为例,美国人仅占世界人口的5%,每天消耗掉的全球资源却占全球消耗总量的30%。有人作过较为详细的对比统计:一个美国人的能源消耗量相当于3个日本人,12个中国人,33个印度人,147个孟加拉人和422个埃塞俄比亚人。仅美国婴儿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就相当于发展中国家婴儿的30至40倍。
因此,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它关心的绝不是如何使世界各国均衡地享用地球资源,而是如何使本国更多和更有力地占有这些资源,以长期支撑其国民巨大的资源消耗量。美国积极策划和推动下的北约东扩是冷战后的一场大规模资源争夺战,其在南联盟的所作所为则是这场争夺战的“前奏曲”。而其具体的图谋和手段是:
一是利用东扩巩固美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遏制竞争对手的实力。西欧历来是美国投资和贸易的重中之重地区。在冷战时期,美国以保卫欧洲为名,在此获取巨额利润。美国与欧盟的贸易占美国海外总投资的5%。美国若想在全球的资源争夺战中挥洒自如,必须首先保住它在欧洲的地盘,削弱其盟国的竞争意识。另外,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美国只有利用盟国才能达成它在全球争夺资源的目的。
但是,冷战结束后,西欧盟国的离心倾向明显增强。在许多有违美国利益、但与西欧国家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上,西欧盟国一反冷战时期的顺从态度,同美国大唱反调,甚至联合起来同美国争夺资源。面对这种局面,美国选择的策略是:趁盟国目前在军事上尚不能脱离它的情况下,进一步巩固它在北约中的盟主地位,教训不听话的小兄弟。它以安全为幌子,抢在欧盟之前先行北约东扩,占尽好处;利用北约东扩,拉入对美国感恩戴德的申请国;将西欧盟选中的国家排挤在外。科索沃战争进一步向盟国证明:没有美国,西欧连本地区的安全问题都无法解决。这场战争不仅将巩固美国在西方的盟主地位,还将削弱盟国的离心力和竞争意识,增强其争夺世界资源和市场的竞争力。
二是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图谋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俄罗斯是个地域辽阔的资源大国。其自然资源的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一。现代西方战略家认为,要想利用俄罗斯丰富的自然资源,必须要首先削弱它,把它肢解成数个国家。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甚至提出,把俄罗斯分为欧洲、西伯利亚、远东和中亚四个部分。事实上,北约东扩正在着手实践这一构想。一方面,支持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的国家对俄罗斯的独立倾向,离间它与传统盟国的关系,削弱其影响,进而将其彻底排挤出去。另一方面,继续占领和扩大美国消费品和农产品在俄罗斯的市场,使俄罗斯只充当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原料出口国,特别是能源出口国的角色。而科索沃战争不仅将缩小俄罗斯在巴尔干的势力范围,甚至可能把它挤出该地区。
三是抢占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的能源市场。美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石油资源消耗国。其50%的石油消耗量依赖进口。预计到2010年,它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将上升至70%。可是长期动荡的海湾局势使美国伤透了脑筋。而近年来,里海大陆架发现了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可望成为仅次于中东的世界第二大石油产地。于是,美国立即着手修改其能源政策,企图把该地区作为美国21世纪的战略能源基地。可是,要打入该地区并站稳脚跟并非轻而易举。这里地处前苏联的版图内。俄罗斯声称,前苏联境内是俄罗斯“切身利益所在”。但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使美国甘愿冒与俄罗斯重新冷战的风险。它采用了三管齐下的方针:首先鼓励美国大公司抢先得到该地区大宗石油勘探和开采项目;其次以调解地区冲突为名,捞取经济上的实惠;再次以提供安全为诱饵,挤占俄罗斯的势力范围。
目前,中亚5国中有4国是北约“和平伙伴关系”成员国,外高加索3国全部参加了该计划。如果说在科索沃战争前,这些国家对采取亲西方的立场还有所顾忌的话,那它们在受到这场战争的鼓励后,为了得到西方的援助,将会变得无所顾忌。
国际和平已经面临着现实的威胁,我们已经不得不面对“强权与公理”的严峻局面。
美国一味追求绝对的军事优势,推行强权**,无疑会在世界一些动荡不定的地区乃至全球引发新的军备竞赛,使本来就举步维艰的国际军控和裁军进程遭受重大挫折。目前,俄罗斯已宣布停止核裁军,重新研制新型核导弹,将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由2.8%提高到3.5;乌克兰宣布取消非核国家地位;白俄罗斯主张要重新布署核导弹;印度、巴基斯坦不断地试射中程导弹,两国并在克什米尔地区发生了交火争端,分别宣布将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还可能会在军事力量弱小的中小国家中掀起新一轮军备竞赛和结盟高潮,并可能加速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破坏性武器的扩散,这将会使世界局势变得更加动荡不安。同时,目前,世界上有190个国家、2500多个民族,其中500多个民族有明显的独立倾向。一些国家的**势力将重新抬头,少数**主义活动将进入活跃期,并存在着暴力化和国际化倾向。
但是,美国要实现一超独霸,这只不过是一厢情愿。因为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正受到来自越来越多方面的反对和制约。西方国家也并非铁板一块,追随美国的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国家并不愿看到美国独霸世界,对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保持警惕。众所周知,当今欧洲经济发展已经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欧洲经济一体化更是美国不愿看到的结果。1999年元旦,欧洲11个国家共同推出统一货币——欧元,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为摆脱、乃至对抗美国经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一旦欧元占领欧洲市场,并向世界波及,国际资本将大量流向欧洲,使美元逐步失去主导地位。一旦欧元呈现出大举进攻的势头,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势必受到严重挑战。因此,美国为了削弱欧洲经济对手,不顾巨大的国际压力,甘愿支付巨大的军事开支,大张旗鼓地对南联盟进行狂轰滥炸,既有其**上主导北约,称霸全球的目的,又可自身刺激经济发展,还能通过消耗、破坏欧洲经济来消除欧洲对其经济霸主地位的威胁,可谓一举多得。科索沃战争,北约的每一个成员国都在出钱,已总共花费了至少60亿美元。这些钱,是分摊到北约各国的。科索沃战争使欧元贬值,美元升值,欧盟的国际地位大打折扣,这些不能不引起北约欧洲国家的思考。从长远看,美国不可能解决与欧洲和其他西方国家的经济、战略矛盾,欧洲一体化的直接目标就是增强对美国的经济竞争力和增大**发言权。日本的如意算盘则是先搭车,待羽翼丰满后走自己的路。日本早已开始说“不”了,今后更不会看着美国白宫的眼色行事。由于美国称霸世界的图谋逆历史潮流而动,必将引起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包括美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坚决**,美国称霸世界的企图迟早是要破产的。可以断言的是,21世纪的全球斗争将异常惨烈。
三、美国霸权主义的经济图谋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经指出:“暴力仅仅是手段,相反地,经济利益是目的。目的比达到目的的手段‘基础性’得多”。
的确,当我们透过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硝烟阴霾,深入探究美国的图谋时会发现,扫除北约东扩和控制中东道路上的“绊脚石”,通过其功能的扩张实现自己称霸全球的野心,固然是美国对南联盟和伊拉克大动干戈的直接动因,但其背后隐藏着最深刻、最基础的动因,却是美国妄图实现其全球性经济利益的长远图谋。
建立由美国主导的“单极化理想世界”是冷战结束后美国国家战略的基石,其核心是要实现美国在全球的经济利益。历届美国总统上台伊始,就把经济问题作为各项政策的核心,把确保美国的经济安全作为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为此,当其所谓的全球经济利益受到威胁时,除了挥舞贸易制裁、**压迫的大棒外,更不惜使用或威胁使用武力。出兵巴拿马是为了争得运河航运主导权,发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是为保证其石油资源的供给,而对一个既无能源又无经济实力的贫穷小国南斯拉夫大打出手,同样是为了谋求全球经济利益而使出的重要一招。
(一)巩固和强化美元的地位及作用
长期以来,美元作为世界范围内唯一坚挺不衰的硬通货处于这样一种地位: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4%,世界上外贸结算的48%、外汇交易结算的83%是通过美元完成的。美元的这种特殊地位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是所谓“铸币税”,即一国的货币在其国界之外被当作通货进行商品和证券交易,当无利息收入的现金换回能够赚取利息的外国资产时,发行货币的国家就得到了“铸币税”。美国是这一“铸币税”的得天独厚的获准者。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美国央行发行的美元中有半数(约3750亿美元)在外国流通,这可以使美国每年获益150亿美元。同时外国银行用美元货款时,需要在美联储蓄相当于货款数量50%的准备金,这笔资金是不付利息的,这就等于美联储每年从外国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无息贷款;二是美国作为国际货币的发行者相对而言可以不受限制地向世界举债,却能不对等地或干脆不偿还他们。这就是美国是世界上债务最多的国家而经济上却安然无恙原因。如果美国宣布美元贬值,它的外国债务就会相应减少,仅1985年3月至1986年3月日月一年间,美元贬值就减少了美国三分之一的债务;三是当一些国家发生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时,人们往往将该国货币换为美元以逃避风险,当该国货币面对巨大支付压力而外汇储备不足,不得不贬值时,美元则相对该国货币升值,意味着同样数量的美元可以买到更多的该国商品,这样,美国就可以“坐收渔翁之利”。因此,美元的特殊地位使得美国仅凭几部印钞机就可以使外国的实物资产源源不断地流入美国。而美元的这样一种世界通货地位是以美国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作保证的,“单极世界”则意味着美元的这一地位不会受到其它国家货币的挑战而由美国继续独享其成。这就是美国推行世界霸权,建立单极化格局的最大利益和长远利益所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正是向着这一目标推进过程中早有预谋的一步。
(二)确保自己在世界贸易中的霸主地位
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必然谋求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一方面利用旧的世界经济秩序和不合理的国际商品比价体系,把一些发展中国家作为它的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掠夺它们的资源,并人为压低这些国家初级产品的价格,从中获利;另一方面对所谓“损害”美国利益的国家进行制裁,动辄搬出美国国内的“超级301条款”,制造种种借口如倾销、补贴、违反人权等进行贸易报复,或胁迫国际组织制定有利于美国的国际市场游戏规则,对自己贸易保护,压别人开放市场,对一般国家如此,对盟国也同样如此。最近的表现是:操纵世界贸易组织批准对欧盟的一系列出口实行制裁,斥责欧盟在农产品等方面搞不公平贸易,对日本则警告其不要对美实行钢铁倾销政策,而自身却利用关税、配额、补贴、卫生检疫等手段实行贸易保护。这种贸易上的霸权地位,在为其获得巨大的垄断性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是以其强大的军事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在世界市场上,听从美国则已,不听从则挥舞大棒相威胁,这是山姆大叔的一贯做法。科索沃战争与伊拉克战争,一方面为美国对欧贸易打开通道,另一方面则是炫耀武力于世人,为其世界贸易霸权撑腰打气。
(三)为美国的**销售鸣锣开道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纷纷裁减军备,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其庞大的**市场必然受到冲击。**商们便纷纷游说国会和政府,要求为其产品谋出路。而发动科索沃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则可使美国的**商在三方面获益:一是美国为满足战争需要而大幅度增加军费开支,大量购买武器装备,从而为其**产品打开销路。北约作战所需武器装备的80%是由美国生产的,这样就使美国的**商大发其财,很多武器如空军用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巡航导弹等已经出现供不应求局面。据报道,战争开始以来,美国**企业的股票价格上涨了20%多,利润增加了10%左右;二是从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作为美国实现北约东扩、控制中东计划的一个步骤看,一些原华约的国家为了加入北约,不得不将原有的武器系统进行更新而大量购买美国的武器。如波兰就准备将其原有的苏制米格—27飞机全部换为美国的F—16战机,捷克和匈牙利也在计划购买美式装备。据美国政府估计,为使新成员国从部队训练到武器装备都达到北约标准,今后10年需耗资270—350亿美元。这势必将给美国的**商带来巨大收益;三是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使一些国家感到了自身面临的威胁,不得不加大军费开支以增强防御力量,与之相关的国家自然会相应地以扩充军备来对抗,从而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而这一竞赛加剧的最终获益者,必然是世界**市场上的主要供给者——美国。增加军费开支的国家在抑制了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却肥了美国人的腰包。
(四)“扬美抑欧”,加大对欧洲经济的控制力度
欧元在2000年1月1日正式启动后,以其良好的走势和欧元区足可以与美国媲美的经济实力,对美元的垄断性世界货币地位提出了挑战,使美国感到了威胁。美战略专家曾断言,欧元启动两年后,美元和欧元在世界金融市场上将各占40%。同时,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和**上的独立倾向也使美国感到不安。为了挫败欧洲这个最大的经济对手,美国人便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提出“北约新概念”,强化和扩大北约的功能,而北约的当然领导者是美国,于是美国在欧洲的地位大大加强了,美国控制欧洲和世界的战略企图就可以通过北约这一工具得以实现,从而为美国全球经济利益的获取提供可靠的手段和方便的通道。事实证明,由于科索沃战争的发生,导致了投资者对欧投资信心受挫,加之战争形成的难民潮和多瑙河航运中断等因素的影响,使欧洲经济受到巨大影响,股市节节下滑,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比价一度跌至1:1.0455的最低点。由于对欧洲安全形势的担心,国际资本在该地区的势头明显减缓,甚至纷纷抽走资金,而举目回顾,唯一的“避风港”便是美国,这就使美国获得资本的成本降低,来源拓宽,从而有利于美国经济增长。
炮舰政策掩盖下的攫取经济利益的黑手,已经暴露于世人面前。因此,对美国连续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军事目的、**企图及最终要达成的经济图谋,世界人民不可不察,中国人民不可不察。
四、美国霸权主义与当年德国法西斯主义
美国霸权主义粗暴践踏联合国宪章和国际关系准则,凭借其拥有的经济、技术特别是军事优势,向其他主权国家动用武力,发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慨,也擦亮了人们的眼睛,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加看清了美国霸权主义的种种行径同昔日纳粹德国相对照,就会发现二者之间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一是唯我独尊的心态及称霸世界的野心如出一辙
当年希特勒在那本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一书中鼓吹“种族优越论”和“生存空间论”;宣扬人类**就是弱肉强食,日耳曼种族需要向外扩张,成为“地球之主”。希特勒曾把世界上的人种分为三等,即所谓“文明的创造者、继承者和破坏者”。他宣扬,雅利安——北欧日耳曼人是血统高贵的优等种族,其中德意志人又是最优秀者,它有权统治世界。
环顾当今世界,若问哪个国家像当年纳粹德国一样想做“地球之主”,回答只有一个,就是奉行霸权主义的美国。冷战时期,美国就以“自由世界领袖”自居。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美国更是把自己视为领导全球的救世主。美国在《新世纪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宣称,美国21世纪目标就是要“领导整个世界”,决不容许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对其领导地位构成挑战。美国**曾毫不掩饰地强调,21世纪美国外交的立足点是,世界“必须而且只能有一个领导”,而美国“最有能力领导这个世界”。美国当权者也把世界划分为三类国家:一是美国的盟国;二是中俄等大国;三是所谓“无赖国家”。美国为了称霸全球,妄图把**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统统纳入由它领导的完全符合美国垄断资本利益的“自由世界体系”,谁不服从美国的意志,就向谁施加各种压力,以至大动干戈。这同当年纳粹德国企图征服世界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是非常相似吗?
二是大肆增加军费、扩充军备的规模有过之而无不及
1933年希特勒一上台,便千方百计打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和约”对德国重整军备的限制。1933年至1936年,德国陆军从30万人扩大到462万人,空军飞机产量从368架扩大到4021架,海军军费从1.9亿马克增至6.5亿马克以上。纳粹德国就是凭借它的庞大战争机器,首先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过了不久就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美国是当今世界的超级军事大国。在美苏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冷战局面结束后,美国曾经一度削减军费。但近些年来,它又重新强调军事实力是“全球地位的核心支柱”,美国军事力量必须获得“压倒性战略优势”,并为此大幅度增加军费。1999年度美国实际军费高达2879亿美元,约为欧盟、日本、俄国、中国军费总和的1.5倍。到2004年,美国的年度军费将突破4000亿美元。今后6年,美国还将增加军费1120亿美元。美国在开发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的同时,还大力发展各种高技术进攻性武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对外使用军事力量40多次。美国及其盟国绕开联合国,把空中战斧劈向南联盟和伊拉克,虽未发动新的世界大战,但它为称霸世界而扩充军备的规模及对外使用军事力量的次数,远远超过了当年的纳粹德国。
三是以**意识形态为旗号结成军事同盟,侵犯别国领土主权的做法并无二致
当年希特勒上台后,为了实现其扩军备战、争霸世界的野心,把**既作为战略目标,又作为策略手段。首先利用**旗号,打破《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束缚。希特勒曾对其心腹透露:“利用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幽灵来遏止凡尔赛诸国,使他们相信德国是反对赤祸的决定性堡垒。这是我们度过危机,摆脱《凡尔赛和约》和重新武装的唯一方法”。他利用英法等国反苏**心理制造“慕尼黑阴谋”,肆无忌惮地指使德军侵吞欧洲弱小国家。德意日三国还结成**联盟,分别公然以武力干涉西班牙内战,入侵阿比西尼亚,大举侵略中国,终于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侵略朝鲜和越南,组织雇佣军入侵古巴,建立北约军事联盟及美日同盟,都是以**意识形态为旗号的。现在美国及其盟国大肆宣扬所谓“民主”、“人权”,鼓吹什么“为价值观而战”,既是针对**主义国家,也是针对那些虽非**主义但不听命于美国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把“共同价值观”作为巩固其同盟关系的粘合剂。正是在“为价值观而战”的口号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发动了野蛮的空中袭击,企图把这个“欧洲的红色堡垒”融入所谓“西方民主**”。也正是在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幌子下,美日强化它们的军事同盟,企图使这个军事同盟发挥类似“远东北约”的作用。这种对外扩张的手法同当年纳粹又有什么实质的区别呢?
四是以军事同盟取代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倾向无独有偶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总统威尔逊提议下,为了处理列强之间的战后分赃问题,曾于1920年由44个国家建立国际联盟。美国因国会对英法操纵和分赃不均不满而未加入这个联盟。德国曾是国际联盟行政院常任理事国,后因其扩军备战计划受到限制而于1933年10月退出该联盟。东方的日本也因其扶植的伪“满洲国”未获国际联盟承认而于同年退出。1937年意大利加入德日**联盟,也退出国际联盟。德意日退出国际联盟后组成“轴心国”法西斯集团,分别在欧亚形成世界战争的策源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联合国组织,与国际联盟的性质是根本不同的。《联合国宪章》的制定和联合国组织的诞生,反映了历经两次世界大战浩劫的世界各国人民追求和平、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共同愿望,特别是《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已经成为当代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但作为创始国之一的美国,却对这个最具广泛性和权威性的国际组织采取实用主义的政策。当需要时,它就力图操纵和利用联合国组织,打着这个国际组织的旗帜实现其霸权主义的图谋;当不需要时,特别是感到联合国碍手碍脚时,它就绕开联合国,践踏《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它所主导的北约军事联盟和西方国家集团,对别国肆意进行所谓“制裁”,甚至悍然使用武力。北约成员国首脑甚至宣称,如联合国不能为它们所操纵,可另建所谓“民主国家联盟”。当然,美国及其盟国是不会退出联合国的,但它们一再绕开联合国而通过它们的军事联盟或集团肆意对别国进行干涉的做法,与当年的德意日法西斯的行径不是十分相似吗?
五是全球扩张的战略重点及战略方向基本相同
16世纪到19世纪,老牌殖民主义者争夺的重点曾是海外殖民地。而纳粹德国则认为,欧洲列强的殖民体系是一个“倒金字塔形”,欧洲列强虽拥有庞大的海外殖民地,但大多本身虚弱、军备有限,若能控制欧洲便可主宰世界。所以希特勒一开始便将战略重点放在欧洲。在建立德意日三国**联盟后,它们又认为要征服全世界必须控制欧亚大陆。在二次大战中纳粹德国和日本法西斯曾妄想战胜其他所有国家,在南亚会师,但最终遭到彻底覆灭。
今日美国全球战略重点同样在欧洲。美国在将波捷匈三国纳入北约后,对坚持独立自主的南联盟形成包围态势。继而,美国便寻找借口发动了对南联盟的武力干涉,其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北约继续东扩开辟道路,先控制战略要地巴尔干,再步步紧逼地控制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整个欧洲。同时,美国在亚洲强化美日军事同盟,让日本在美国对亚洲进行武力干涉时充当重要帮凶。这也是企图从西方和东方两边来控制欧亚大陆,以最终实现其称霸全球的战略。
六是利用别国内部民族矛盾,肢解别国领土和侵犯别国主权的手段极其相似
当年,希特勒为取得侵占巴尔干的通道,早在1937年6月就策划了两年后借民族问题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绿色方案”。捷克斯洛伐克是多民族国家,其苏台德区居住了部分日耳曼人。当时,德国便利用此点,通过它所扶植的“苏台德日耳曼人党”,提出苏台德区完全“自治”、全部官员由日耳曼人担任等“要求”。当该党徒制造叛乱,与捷警方发生冲突时,德国便开动宣传机器,污蔑捷克人搞“种族迫害”,德国不能“袖手旁观”。1938年9月,在希特勒的战争威胁下,英法对德采取绥靖政策,同德意法西斯签订了罪恶的《慕尼黑协定》,限定捷克斯洛伐克军队在10天内撤出苏台德区,将该地区领土及军事、工业设施全部交给德国。上述四国组成的“国际委员会”进驻捷不到1个月又决定,捷其他地区也一律划归德国。不到5个月,纳粹德国便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全境。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利用南联盟内部的民族矛盾,企图肢解和控制南联盟,一方面大肆渲染南联盟搞“种族清洗”,一方面准备对南动武。1999年2月在法国朗布依埃举行的谈判中,北约强迫南联盟接受偏袒和支持阿族分裂主义分子的《朗布依埃协议》,理所当然地被南联盟所拒绝。接着,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便开始对南实行所谓“空中打击”。美国借口伊拉克存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未经联合国批准,不顾世界各国人民的反战呼声,发动了对伊的侵略战争。从美国的所作所为来看,究竟是谁在扮演当年纳粹德国的角色,难道不是清清楚楚吗?
七是利用先进技术屠杀和平居民,其野蛮程度并不逊色
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它应当用来造福于人类,但掌握在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者手里,便成为它们进行侵略扩张和屠杀和平居民的“先进”武器和手段。当年希特勒不仅在战争中用飞机、坦克及远射程火炮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屠杀反法西斯国家的和平居民,而且在奥斯维辛等地建立集中营,使用“先进”的技术屠杀犹太人和战俘。刽子手们把成百成千的人赶进毒气室,从屋顶的气孔中投下氢氰化物而一举消灭之。
今天,美国霸权主义则是利用高技术武器,从远离战场几百几千公里之遥或几千米高空之上运用激光和卫星定位系统攻击南联盟的民用设施,把无辜的和平居民当作活靶。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更是犯下当年纳粹德国都未敢尝试的野蛮暴行。美国在空袭中投下大量具有放射性的、会导致新生儿白血病和各种畸形病态的贫铀弹及日内瓦公约禁止的集束炸弹,不仅给南联盟、伊拉克人民造成重大伤亡,而且对整个欧洲和中东的生态环境产生长期的灾难性影响。美国利用当代先进技术进行不义之战,屠杀和平居民,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和挑战,充分暴露了当今霸权主义的野蛮性。
八是明目张胆破坏国际法的侵略行径没有差别
第一次世界大战波及约30个国家,造成4000多万人伤亡。战后,国际**曾尝试通过国际条约来制止战争。1928年世界一些国家缔结了《关于废弃战争作为国家政策工具的一般条约》(简称《非战公约》)。德国也加入了这一条约。该条约反对用战争解决国际争端;反对在国际上把战争作为执行国家政策的手段;规定各国间一切争端只能用和平方法解决。然而,希特勒一上台,德国便撕毁了所有束缚其侵略手脚的国际条约,对外大肆侵略扩张。二战结束后,法西斯战犯终于被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针对德国的“纽伦堡判决书”宣告,《非战公约》签字后“任何国家凭借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就是违反这个条约”,“凡从事计划和实行这类产生不可避免的可怕后果的战争者,都应被视为从事犯罪行为。”
第二次世界大战约有60个国家卷入,仅死亡人数就达5000万之多。战后,国际**为避免战争惨祸重演,制定了一系列国际关系准则。1945年通过的《联合国宪章》要求其成员必须遵守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原则;不得对别国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不得干涉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务。是否可以采取军事行动维持和恢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应由联合国安理会决定。194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国家权利义务宣言草案的决议》规定,不得使用武力,侵害别国领土完整或**独立。1965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关于各国内政不容干涉及其独立与主权的保护宣言》规定,任何国家均不得使用经济、**或任何其他措施胁迫别国,使别国在行使主权方面屈服;不得干涉别国内乱。这些规定在197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中均被确定为国际法基本原则。
然而,这些国际关系准则却遭到霸权主义的肆意蹂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或盟国就是以武力干涉别国“内乱”,而不受联合国约束。美国以暴力破坏别国人民的和平家园,现在又企图以战后“重建”迫使别国屈从它们的意志。这些都是赤裸裸违反国际法的霸权行径。美国发动侵略南联盟、伊拉克战争,违背了《联合国宪章》,是严重犯罪行为,“目的就是要证明它能主宰世界”。当今霸权主义这种肆意破坏国际法的行径同昔日纳粹德国又有什么两样呢?
纵观一部世界史,多少称霸一时的帝国都以衰败而告终。特别是在20世纪,西方列强用几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世界殖民体系已经土崩瓦解。企图征服和奴役世界人民的德意日法西斯“武运长久”的妄想也早已化为泡影。但美国霸权主义却没有从世界历史中吸取真正的“惨痛教训”,又错误地估计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一厢情愿地自以为时来运转,似乎现在该轮到由美国这个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来称霸世界、担当“地球之主”了。
然而,美国霸权主义完全打错了算盘。今日之世界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世界。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和睦相处。世界上每个主权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也不论它们的****制度,发展模式、文化传统和价值观有多少差别,都是国际**中平等的一员。各国内政,要由本国人民自己来管,而不容许任何外来势力横加干涉。国家之间的争端,要通过和平谈判方式来解决,而不容许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国际事务和全球性问题,要由世界各国共同商量和协作来解决,而不容许任何国家把自己凌驾于国际**之上,由它一家说了算。总之,要求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愿望和正义呼声,正在形成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历史的发展虽然有曲折起伏,但其趋势是走向进步与文明,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美国为实现其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而采取的种种行径,是与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为敌的,是同奔腾向前的历史潮流背道而驰的,也是同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相对抗的,因而即使它可以逞凶于一时,但终究要遭到彻底失败。美国霸权主义如果一意孤行,蛮干下去,必然要重蹈当年老殖民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覆辙,逃脱不了历史、正义和法律的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