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1-7-18 14:47

论泰山与鸿毛

本帖最后由 松石清闲人 于 2011-7-18 15:33 编辑

论泰山与鸿毛
长久以来。我一直生活在心中无事的状态之中。自以为如仙般的飘逸,如禅般的宁静。然而正如佛法所论。我执与我爱,常常于不经意间占据了主要思路。常常做事的中心思路又成了“为己”而不自知。
   司马迁说过,“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正是如此。做事情也是如此啊!
   “为公,则重于泰山,不论兹事大小”;“为私,则轻于鸿毛,不论兹事大小”。
   世事千转百回,都在磨砺着一个人的心胸。而“公则明诚则明从容则明”。一个人能始终生活在般若三昧之中,始终神态清“明”,智慧做主。不就是一颗“公”心吗?也就是佛陀所说,为众生的心啊。
   有的人对于和尚唱红歌表示不理解。其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这一颗心。与佛法所支持一般无二。而《玉历宝钞》上也论及,忠烈的托生必是尊贵富足之家。
   有的人救活在当下。将来时态对他只是个概念,从不多想。其实,好像也是生活教会了他这样麻痹的过。因为好像一切想法都会淹没。不是的。这样的日子犹如一只黑暗巷道里的老鼠的“鼠目寸光”。我们不为了将来的万世千秋着想,不也太可惜了吗?古文道“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这样的日子我也过过。时刻的空虚无聊感会不断地袭来。感觉自己的没有希望。读到“潘多拉的盒子”说道唯一的希望被盖上时。心中太息!!!
   学习了佛法。才知道,人有过去世、今世、未来世三世。而时间,除了今世的100年,过去世和未来世都是无穷无尽的,因为时间无始无终。这就明白了。为什么学佛人都要到西方世界去生活。因为那才是救了自己的未来世的无穷无尽。
   知道了这些。才知道自利利他的重要性。才知道了,为什么古代华夏老祖先也是尽力的推动人要“公而忘私”。实在是在救自己和别人的万世千秋。
   所以,公而忘私重于泰山;我执我爱,轻于鸿毛

三笑 发表于 2011-7-18 15:51

公而忘私重于泰山;我执我爱,轻于鸿毛。
楼主说的好,同感!

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1-7-18 17:16

回复 三笑 的帖子

问好三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论泰山与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