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梅 发表于 2024-6-19 17:33

《陈川端:AI摄影》给我的启示

陈川端,男,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教育学硕士,摄影师。2018年,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Civic Ecology Lab进行公民生态学研习。2019年,出版摄影书《克制的秩序》,并入选“TOP20·2019 中国当代摄影新锐”。2024年,陈川端的AI摄影作品《世界在巨蛇的腹中》获得第十三届三影堂摄影奖大奖。

有时间可以挥霍,就愿意接触一点新的东西,于是我也玩起了AI。模块选择的都是免费的。付费我舍不得钱。
AI绘画,有时候会出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昨天晚上试了一付《光阴的故事》。
初始文本:请用歌曲光阴的故事意境帮我绘制一幅画,有沧桑感,但不颓废。画面中的人物男性 成功人士。谢谢


第一幅图是西方人士的半身像,如照相馆拍照的照片。




三月梅 发表于 2024-6-19 17:38

修改文本:建议在画面中加入更多暖色调,如夕阳的余晖,以增强画面的温馨感,人物为背影在郊外看夕阳


三月梅 发表于 2024-6-19 17:41

第六次出图


三月梅 发表于 2024-6-19 17:45

修改文本:人物有些孤寂感,请让画面温馨而又深度,更符合我心中对人物的设定


三月梅 发表于 2024-6-19 17:51

最后这幅的结果比较符合我心中的设定。可是画面并没有延续上一幅,大海也变成了旷野。我自己更喜欢旷野。

这个过程我我一直在努力的想把语言更准确些,但效果还是会突破原有的框框。
陈川端在访谈中说到:
2023年,AI以及更多制图工具快速发展:原先设计好的需要借助3D打印、特效化妆师与置景拍摄才能达到的画面,我借助很多工具的混合使用,几乎得到了完美符合脑海中想象的最终作品。
但“训练”的过程还是比较繁琐的,甚至比起训练AI,我做得更多的努力是训练自己,训练自己习得或者说是理解“AI的语言(理解能力)”。最初是大概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熟悉工具,做一些谈不上是艺术创作的练习。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反演“黑箱”中的过程。说得通俗一点,我知道为了得到我想要的图像,我需要“喂”什么。

三月梅 发表于 2024-6-19 17:53

陈川端:关于工具的训练,在了解制图过程中不可见的“黑箱”并大量实验后,我拍摄了许多“原始素材”图像,并通过photoshop等工具进行了修改与颜色上的处理工作。这些图像给到AI后,得到第一阶段的成果。这时候的成果是比较粗糙和不精准的。于是,就将这些成果作为第二阶段的“素材”,再经过自己的修改和处理(比如去除不必要元素、增加我希望存在的元素)后,反复迭代,逐渐精准和成熟。大概是这样的过程。

三月梅 发表于 2024-6-19 17:59

我的理解:通过陈川端的制作过程描述,我明确了AI出图的反复修改属于正常,想要准确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可以综合使用工具。同时要训练自己掌握怎样去“喂“哪个看不见的暗箱。我理解陈老师的'暗箱'比喻是指AI模块。




三月梅 发表于 2024-6-19 18:02

ps调整了一下:


三月梅 发表于 2024-6-19 18:15

想玩AI的目的:

最初看到AI我理解只是在文字上面,就知道有这么个东东,儿子给我挂在浏览器上我懒得用。过一段时间儿子问我用的怎样了,我说我没有发表文字的需求,就没用过。儿子笑话我说有很多功能都没发现,真傻。于是开始琢磨。
生命有限,可新科技如狂潮奔涌。图片很有时代感,喜欢摄影对图片就有些敏感,如现在的照片包括电视上的画面,饱和度都提高了很多,画面更加鲜艳。这在10年都认为是过饱和了。想尽量的与时俱进,多玩点不同的东东,丰富自己的生活。



澜天 发表于 2024-6-19 22:39

爱学习和创造的人
永远充满热情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陈川端:AI摄影》给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