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天 发表于 2023-7-17 22:36

【老树新芽 · 夜聊】勇者无畏 TO岚儿

&nbsp; &nbsp; &nbsp; &nbsp;<iframe width="200" height="250" src="https://www.weinisongdu.com/shareOpus?id=60737707&amp;promote_id=27604016" frameborder="0" marginwidth="0" marginheight="0" scrolling="no"></iframe><p></p>

澜天 发表于 2023-7-17 22:36

@岚儿 回礼迟了很抱歉

岚儿 发表于 2023-7-17 22:51

看老师说的!
啥时候都是最好的!
谢谢老师的礼物!
岚儿好开心!

阿轩 发表于 2023-7-17 23:03

早前校區內讀過司馬遷詩詞,現在想起成模糊記憶拉,兄長語聊極文化內涵,弟拜禮贊{:1_293:}

久久. 发表于 2023-7-17 23:03

岚儿这下可高兴了,这晚了还有礼物收

岚儿 发表于 2023-7-17 23:04

谢谢老师的认可!
好感动!
从您的'夜话中‘’学到不少知识!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前87年),字子长,世称“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西汉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市)人,其父为太史令司马谈,为《史记》发凡起例。是西汉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玄奘(602-664),唐代高僧,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玄奘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学习《涅槃经》《摄大乘论》《杂阿毗昙心论》《俱舍论》等经论。因为感到各师所说不一,各种经典也不尽相同,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迷惑。曾陈表朝廷奏请去西方求法,未被允准。贞观三年(629)朝廷因饥荒允许百姓自行求生,他即从长安出发,经姑臧出敦煌,经今新疆及中亚等地,辗转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师从戒贤学习《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对法论》《集量论》《中论》《百论》《俱舍论》《大毗婆沙论》《顺正理论》《因明论》《声明论》等论典,着重钻研《瑜伽师地论》,兼学梵书《声明记论》。不久,声名大起。五年后,游历印度东部、南部、西部、北部数十国。回到那烂陀寺后,戒贤让他主讲《摄大乘论》《唯识决择论》。著《会宗论》三千颂,融会了空有二宗,批驳了师子光反对《瑜伽师地论》的观点,因而受到戒贤的赞赏。曾和“顺世论”者辩论获胜;还奉戒贤之命独自同小乘论师辩论并获胜。戒日王在曲女城为玄奘设无遮大会,玄奘宣讲大乘教义,获得更大声誉。于贞观十九年返回长安。史书记载,玄奘西行求法,往返十七年,旅程五万里,所历“百有三十八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律论共五百二十夹,六百五十七部。归国后受唐太宗召见,住长安弘福寺,后又住大慈恩寺。


郑和(1371年? - 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赐姓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昆阳街道人。明朝太监,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1405年(永乐三年)至1424年(永乐二十二年),郑和六次作为正使太监下西洋。1425年(洪熙元年)后,郑和任南京守备太监,1430年(宣德五年)受命第七次下西洋,一说在途中于1433年(宣德八年)卒于古里国,今南京牛首山南麓郑和墓或为其衣冠冢。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并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 晚清以降,郑和研究获得迅速发展,但不少重要课题仍无定论。

阿轩 发表于 2023-7-17 23:04

嵐兒靚女開心收禮

岚儿 发表于 2023-7-17 23:05

谢谢老师的鼓励!
岚儿会努力在徒步中不断成长;
不断进步;
再次感谢老师!
夏安!
新周快乐!

岚儿 发表于 2023-7-17 23:29

久久. 发表于 2023-7-17 23:03
岚儿这下可高兴了,这晚了还有礼物收

谢谢久久!
好开心!
太晚了,
久久赶紧休息吧!
晚安!好梦!

岚儿 发表于 2023-7-17 23:30

阿轩 发表于 2023-7-17 23:04
嵐兒靚女開心收禮

谢谢帅哥阿轩!
非常开心!
太晚了,
早点休息吧!
晚安!好梦!
页: [1] 2 3 4 5 6 7
查看完整版本: 【老树新芽 · 夜聊】勇者无畏 TO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