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琴
发表于 2022-6-8 23:39
三笑 发表于 2022-6-8 22:11
【齐天乐】·红莲
欹斜叠影泠泠出,娇波似幽流眄。
水佩无声,风裳轻袅,引蝶欲飞还眷。
笑笑过谦了,您也有值得我学习的方面,大家可以交流进步。
月琴
发表于 2022-6-9 00:02
三笑 发表于 2022-6-8 22:11
【齐天乐】·红莲
欹斜叠影泠泠出,娇波似幽流眄。
水佩无声,风裳轻袅,引蝶欲飞还眷。
情绪铺陈,就是让景物跟着自己走,而非独立的存在。
情融于景,这点我的看法与他人不同。
一首词,从句法上说,可分为: 景语和情语。但我根据古人的作品总结出第三种,意象语。
比如: 碧藕怀思,烟绡织忆,几搦云光裁剪。
其中,几搦云光裁剪——这句单独拎出来看,是纯景语。但若通过前面两个四言句(碧藕怀思,烟绡织忆)的拟人化和动词运用之后,这句景语就被赋予了情感,有了回忆过去的片段的味道,这是诗者的情感层面,通过景物的描写而呈现的。这就是意象语,看似壮景,实则抒情。
这种由虚入实,或以实衬虚(候馆迎秋,离宫吊月,别有伤心无数。姜夔),在南宋词中被大量运用,只是很多人读不出其妙用罢了。
其实,并不是说纯景语和情语不可取,只是我个人觉得过于单调。
月琴
发表于 2022-6-9 00:19
三笑 发表于 2022-6-8 22:11
【齐天乐】·红莲
欹斜叠影泠泠出,娇波似幽流眄。
水佩无声,风裳轻袅,引蝶欲飞还眷。
还有一种情入景中的写法,叫首句(或首拍)定调法。
就是词的起句就确定了后面的情绪走向。
这很重要,很多人写词多用上景下情式,如果不先确定情感的基调,
往往会显现出上片写的景 明媚靓丽,下片的抒情却忧伤感叹,在脉络上这叫断层,是败笔之词。
所以,首句定调,就是在起句就加人情感因素。如姜夔《眉妩》的起拍:
看垂杨连苑,杜若侵沙,愁损未归眼。——一个愁字,就表明了整首词是伤感的节奏。那么,后面所有对景物的描写,都应该是伤感的。
三笑
发表于 2022-6-9 15:02
多谢月师详细讲解,我复制到日志中,以便温习摇握敬香茗{:1_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