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原創《處世二十一策》之一※時策※
時勢造人才,人才促進時勢。<BR><BR> 運用時策第一要明時。明時的實質在于充分認識時勢的作用,學會駕馭時勢,在時勢變化中展示自己的才能。<BR><BR> 第二要辨時。在某時看來可行之事,並非永遠可行;在某時看來不可行之事,並非永遠不可行。辨時即在不同的時機采取不同的行動,決策時不能用靜止的眼光看已變的時機。亦不能用變化的眼光去看未變的時機。時動我動,時變我變,方為辨時。<BR><BR> 第三要識時。“識時務者為俊傑”,競爭場中審時度勢至關重要。要看透事情發展的趨勢,謀劃出順應此趨勢的萬全之策。奮斗路上時有難于應付的局面出現,關鍵是如何以“識時務”來保全自己。<BR><BR> 第四要適時。“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迎,反受其殃。”抓住有利時機,適時成就事業,是適時之要旨。早則操之過急,遲則時過境遷。時機往往悄悄而至,轉瞬即逝,且很難再三光臨。鴻門宴上項羽痛失良機,留下千古悲劇。<BR><BR> 第五要珍時。競爭場中的時機極為珍贵,一旦錯過,就會使原有的舉措不能再實現;或雖能實現,亦須付出比有利時機時更大的代價。<BR><BR> 第六要趨時。時機本身有一個發生、發展、高潮、衰落、終結的過程。要把握好時機的發展,趁高潮切入,以取得最佳效果。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飽時一斗,不如飢時一口。說話做事,亦如“碳食”,要選準適當時機。恰如放火要在“干燥”時。其時即令微小之刺激,亦能讓其烈火中燒。倘于柴濕氣潮之時,即使費盡心力扇風吹氣,也難使之熊熊燃燒。同人談同一件事,會因時機的不同而出現相反的結果。做任何事都應擇準具有最佳效果之時機。<BR><BR> 第七要馭時。時機固非主觀意志所決定,然適當地把握之,適宜地運用之,則會變不利為有利,變被動為主動。客觀條件固然有限,但只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駕馭時機的主觀能動性則是無窮的。<BR><BR> 第八要待時。時機不成熟萬勿盲動。待時的難點是判斷何時時機已經成熟。完全成熟的時機是不存在的。已趨成熟而未被大多數人所意識到時是最成熟之時機。待時不是消極等待。而應積極創造條件。積聚諸方力量,一旦处于有利局面或蕴育了一定的有利形势,则须果断地采取行动。<BR><BR> 第九要順時。“順”固被動,然于即成事實,順被動而轉主動則乃上策。未來社會日趨複雜,形勢千變萬化,被動而轉主動則乃上策。未來社會日趨複雜,形勢千變萬化,決無一種能應付一切變化的神機妙算策。但有一條是可以辦到大,即順時而變,使之朝有利方向發展。<BR><BR> 第十要應時。“得時者昌,失時者亡”。時機成熟與否大判斷是成敗的關鍵。弄潮于未來社會須有超前意識:于表面上看來尚未成熟而實已露出成熟端倪時行動,是高人一籌的關鍵。但此時最易形成與大多數人看法不一的局面,或被人認為是逆時而動。因此應時要有力排眾議的氣魄。<BR><BR> 十一要因時。“明者因時而變,智者隨事而製”。順乎事情發展而采取相應的措施,是因時的精髓,也是混跡社會立于不敗之地的要旨。“見風使駝”于人格講似不高尚,于競爭者卻極重要。毛澤東能“戰無不勝”,他有一秘訣,即善于搞清“當前的形勢和任務”。<BR><BR> 十二要寻时。时机尚未来临,就应该做好准备。以便随时可动,争得可能争到之利益。<BR><BR>http://fl.binghe88.com/u/4765487/swf/28.swf?mp3=http://sc.111ttt.com/up/mp3/154234/0D56D73701C852EB64C9DA9F1DCF69D2.mp3&autoStart=yes&repeatPlay=yes&song=偶然原创&.swf 前来学习,不错不错哦。 辛苦了,谢谢分享大作 问好偶然友~~文章十二时很有哲思,赏学了,以后再发文章最好用简体字~~祝福友友及家人中秋快乐、阖家幸福!笔耕快乐!月饼、桂花糕、菊花茶,共品尝~~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