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4-7-21 13:54

品着新开的新班章,读着古文颇有趣

<span id="thread_subject">品着新开的新班章,读着古文颇有趣</span><br>石崇之厕<br>                    [晋]裴 启<br><br>  刘实诣石崇,如厕。见有绛纱帐大床,菌蓐甚丽,两婢持锦香囊。实遽反走,即谓崇曰:“向误入卿室内。”崇曰:“是厕耳。”实更往,向乃守厕婢,所进锦囊,实筹。良久不得,便行出。谓崇曰:“贫士不得如此厕。”乃如他厕。<br><br>                            --《语 林》<br> 石崇最后是怎么死的了?好像就是太过于富了,招祸来而死的。<br> 石崇这个人,说他也是古人之一,古人大多质朴。他也是,很质朴的显示自己的财富,还和别人比富,一点都不晓得掩饰。也不知道谦虚,呵呵~~~真是质朴的“可爱”。聪明的富人深藏若贾,不夸富。因为富,乃怨之府也。<br> 呵呵~~~自己家的厕所,搞得和高级宾馆类似,那也太矫情了吧。呵呵~~·<br>我记得中央电视台的普法节目里讲到了一个富商,自己一个人驾车,在长途休息站被见财起意的三个男子所谋害。平常这个人平易近人,从来不与人结怨。所以看,钱多有时候斌不一定就是好事。<br><br>管华绝交<br>                     [南朝 宋]刘义庆<br><br>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br>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br> <br>                            --《世说新语》<br> 管宁好样的!<br> 孔子也说过:“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翻译过来就是---士是追求理想的人,而那些觉得衣服不够华丽、饮食不够精美是一种耻辱的人,不值得(士)与他们交谈。<br> 华歆后来成为奸雄曹操的帮凶,一同遗臭万年。<br> 呵呵!~~~~<br>先读经,后读史,则论事不谬于圣贤。<br> 既读史,复读经,则观书不徒为章句。<br> 读这些书,也是指导我们自己是如何做人的。平平常常一个人,自然有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处。不可以妄自菲薄。<br><br>阮光禄焚车<br>                  [南朝 宋]刘义庆<br><br>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br><br>                          --《世说新语》<br>今人看到此文,怎么样想?<br>汗颜呐!<br>但是话说回来,古人那真是有美德的人之间是惺惺相惜的。现代人呐,你要是显示出来你有美德,别人会就像是见到了荤腥的苍蝇,绝对会恬不知耻的占尽你的便宜,而且背后还会骂你傻子。这就是古人说的,邦有道,显;邦无道,隐。的缘由。<br>孔子和庄子都说过关于邦有道和邦无道怎样做的一些言论,的确很是启发人。邦有道,知【古人知通假智】;邦无道,愚。<br>呵呵~~~<br>无论轮回如何甜苦,<br>我自然有应对之策。<br>照见五蕴皆空,<br>度一切苦厄。

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4-7-21 14:27

寿命福德                                                               
   “愿我寿命长,常行一切善。愿我福德盛,普济一切人。”此语恐未为的。      
论人之念,虑一正,则万善可触类而通。行一善,则万善皆萌蘖于此。若必待寿      
命长而后行一切善,则寿命不长,一切善必不行矣。颜子如之何而造道耶?此两      
句犹庶几,如下两句则有大不然者。“愿我福德盛,普济一切人”,则是我独富      
足,人多窘匮,我常得为人之惠主,人皆仰我以周给。是诚何心哉!余欲改此两      
句曰:“愿人福德盛,不待我普济。”

愿人福德盛,不待我普济。呵呵~~~六祖留言到“腾腾不修善,兀兀不造恶。”所以,要从了义法,不从不了义法。修善,得到的是人天之福,得来来生不如意。其实今生也不如意。因为故意修善,是尘劳。如果不见性,就是修的痴福,来生成魔有份。魔也会四禅,他们就是在无明中修各种痴福而心生恶法的人。即使是心不生恶法,也只是福报大的鬼【佛法有论,神仙既是福报大的鬼而已。吕祖吕洞宾自此处开悟。】
无论有福没福,知足常乐。但是道心惟微,善也是需要修一点的。因为只修慧不修善,也不行。
修善如足无枝之树,才一住脚,顿落下坠。----此一言当可自励。

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4-7-21 17:46

前清起自部落,入关以后颇能保持节俭,家法森严,不似前朝之
奢侈。皇室经费隶内务府,特设御用监,司其出纳,后改为银库。每年度支除皇
室进项外,若不敷用,则檄取户部库银以济之。乾隆中叶额定六十万两,然后世
不能遵此岁额。至那拉氏秉政,用度无艺,祖制遂废,如颐和园建筑工程提用海
军经费三百万,华侈埒于阿房,以致海军不堪一战。平日太后及帝御膳,每日各
二百两,归宫内御膳房承办,不与光禄寺事也。
--------------竹素园丛谈 │ 清·顾恩瀚
读此可知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比较日本皇室。甲午海战开战之际,日本皇后拿出自己的耳环首饰,出卖得钱以资海军。国内商人见此,无不感动,都纷纷捐钱----甲午海战之时,中国海军并非一战即溃之弱旅,只是因为军舰更新太慢,以至于速度比不上日本海军。最终一败涂地,所以,败家、败国都从奢侈享受开始。

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4-7-21 18:06

先人古镜端研
    或贻古镜一,视之乃先太师公故物也,背有公自制赞云:“《尔雅》曰:
‘鉴,谓之镜。’《释名》曰:‘镜,景也,言有光景也。’古之人目短于自见,
取诸镜以观其面,夫镜不设形而能有形,故人举其丑则怨,镜见其丑则善。《南
华经》云:‘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无伤。’吁,
可以镜矣。”赞曰:“荣兮玉,光兮珠,其用常明,其中常虚。”左有文曰“万
历甲申年造”。上为乾卦,有小印为象形,公名也;右一小印,曰“桓台王子廓”,
公字也。公故物惟此镜与端溪小研一,光洁如白玉,亦有刻字,曰“王子廓家珍
藏。”端研无铭。
-----------分甘余话
分甘余话是王士祯的笔记,进来读笔记,王士祯之印象大佳。学问即广,见识也高。妙更妙在品质上佳,所做笔记,书卷气极高。其云“家有一亭,一池,常与友坐镜鉴而兴谈古今。”家中常有胜事,绝然是人间一乐也!
这段文谈及了镜子,谈到“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感哉斯文。南华与佛法相互映照,都得大圆镜智也。

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4-7-21 18:33

水仙
    水仙之名甚美,冯夷为河伯,名曰水仙;伯牙从成连之海上,作《水仙操》;
西湖有水仙王祠;陶岘泛三舟于江湖吴越间,号为水仙;他如雒妃、湘君之属,
皆水仙也。乃盗贼如孙恩,流毒会稽、吴兴数郡,及势穷投海死,其党亦称为水
仙,甚可笑也。脱清都仙籍果有此辈,正当与赵高、李林甫同班尔。

-------分甘余话


看到此文,想起来一句:即使是盗贼,你说他是颜渊,他就高兴,你说他是贼,他就恼。哈哈~~~~就是此等品质,李唐非要拉老子李耳作为祖先。

后世之人也为了迎合这种品性,而设立门槛越来越低。

例如,汉代,能被称为国士的,不过区区二三人而已,能被称为士的,也是很少了。到了唐代,科举兴,被称为进士的,就已经四五百了。再到了宋代,进士出身的四五万矣。

再看现代的考大学:五六十年代大学生,可谓万里挑一;七八十年代大学生可谓百里挑一;现在的大学生,只要有钱愿意交学费,就能进。呵呵~~~

说**在退化,如此,怎能不退化?

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4-7-21 19:01

游沙湖                                                                  
   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      
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      
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      
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      
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东坡志林


诗人,其游必有诗。余亦随之笔墨而一游哉。O(∩_∩)O~这是诗人被人羡慕的地方。心中常有诗,佳矣。孔子曾教育自己的弟子说到:为啥不学诗呢?不会诗,就像是面对着白墙站立着-----呵呵~~~~极其有道理的!看路边道柳,常常看做画,看到白云舒卷,常常看出各种动物、头像的变幻来-------闲时一杯崂山绿茶,清淡醇细,是口福也。

东坡也知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西湖,造苏堤。同林逋一同成为了西湖的传说。

黄州沙湖有王逸少洗笔泉,而且水极甘,又不禁让我想起来冲茶来。O(∩_∩)O~ 可惜,身在城市,无此佳缘。呵呵~~~遗憾也。

一抹海蓝 发表于 2014-7-22 08:21

欣赏闲人的读书笔记

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4-7-22 11:18

一抹海蓝 发表于 2014-7-22 08:21
欣赏闲人的读书笔记

谢谢海蓝支持:handshake

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4-7-22 13:30

王艮                                                                  
   王艮字止善,绍兴诸暨人也,少而颖特,如老成人。早游乡校,诸先辈皆折      
节与之交。既壮,游吴兴,遇凌公芝岩将赴淮东宪幕,辟公以行。既至,以岁贡      
士补淮东宪史。未几,南人例革,调转运司,授庐州录事判官,屡转为江浙检校、      
朝列大夫、广东市舶提举,未四月拜江西省左右司员外郎。时年六十八,即慨然      
谢事而归,朝廷从其请,以中宪大夫、淮东宣慰副使致仕。公耳目聪明,强健如      
五十许人,每小舟黎杖,自乐于山巅水涯,或遇胜景,数日忘返。至正已丑六月,      
自卜寿藏于暨阳之大岩,既穿穴,即卧疾而卒,年七十二。公慷慨有大志,喜论      
天下士,慕范文正公之为人,其在盐司漕府,皆有惠政。越人立碑以颂德,见于      
国子博士陈旅为之记。其检校中书,自顾而言曰:“王某止检校耶?”会松江民      
徐晋诣丞相府,告民有匿田不占于官者数万顷,丞相命公还,上议曰:“田实无      
有。此奸民欲以利啖官,渔民以市怨,宜勿听事。”遂得寝民,咸德之。其提举      
市舶,宝货山积,至者皆以贿败,公毫无所视。其归于乡,虽尊且贵,则犹服被      
如儒生。予以乡里故,获拜公于床下,因与予言初出乡时得见宋季之遗老,观其      
典型,莫若赵公子昂、邓公善之、杨君仲弘、杜君伯原,皆其相与。则公之成德,      
盖有所自。末岁,见世变之愈下也,叹曰:“吾于斯世不忍见矣,所求速化耳。”      
公没二年而四海变作。故杜君伯原志公之葬,有“才不尽用”之叹,其为世所推      
惜如此。所为诗文,有《王员外集》:二卷,虞公集为之序,藏其家。子仲扬以      
公荫任泰州如皋县主簿,卒于官次。仲庐今为南台掾,皆与子善。                  
   论曰:韩愈氏以为古今人不相及,古今人同不同未可知也。以予观公之风节      
凛然,使登于廊庙,岂让古人哉?而用事之臣方汲汲以南人为等第,故公才不尽      
用于世道,不大行于时也。及中原多故,亟擢南士使居宪职,以风厉天下,而罢      
忄Й不胜,为天下笑。然北方大夫士论南人之贤,必以公为巨擘,士犹赖之以盖      
其丑云。                  


曾经对自己的学生说过:“没有铁肩,不要担道义!”每见小善人忽然变成自私的人,不是外表那种一望就看得出来的,而是心里越来越老奸巨猾、越来越小我、越来越对别人狠心。都是因为这个世间是善人有人欺的世间。刚开始觉得自己要做个善人的话,很好的感觉。做出来了,被人笑话、鄙视、欺辱的多了,自己也就动摇了----在这个世间不容易!

但,善心不是了义法。了义法在六祖那里呢---兀兀不修善 ,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 。

而行善,积累的不过也是人天福德,来世做神仙的。但是,不出六道轮回。

像此公,必为神仙。而且品位相当高。

诸恶勿作,诸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法。

自净其意,才是最终极的佛法。

松石清闲人 发表于 2014-7-22 13:34

吾于斯世不忍见矣,所求速化耳。-----吾亦常有此感,但生而有命,不过迁延岁月而。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品着新开的新班章,读着古文颇有趣